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花踪文学奖在马华文学场域象征资本的确立

发布时间:2021-10-10 10:31
  始于1991年每两年举办一次的"花踪文学奖"是马来西亚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最受关注的主流华文文学奖,更是马华文学生产及审美取向上一项不可忽略的公共认可机制。"花踪文学奖"主办方《星洲日报》以文化疗伤为起点,通过颇富国族寓意的文学奖命名、精制的华族文化结合文学盛典的颁奖礼及主办花踪讲座等系列文化包装,建构起花踪文学奖"文化传薪者"的形象;花踪文学奖同时挟《星洲日报》的影响力和传媒宣传之势,借力大众文化消费语境,通过文学奖与大众传媒相辅相成的路径,确立在马华文学权力场域中的象征资本。 

【文章来源】:华文文学. 201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命名:作为国族寓意符号的文学奖
二、奥斯卡式颁奖礼:仪典·魅力·权威性
    序幕开花———千红未放夜先香
    颁奖赏花———万紫声开遍地响
    乐事醉花———浩浩海洋可为鉴
    落幕追花———滚滚新浪待来年
三、“包装”:“文化传薪者”形象建构
四、符号资本:“花踪”在文学场域的权力生成
五、与大众消费文化共舞:“花踪”权力长效性的维持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花踪文学奖”与马华文学新生代的崛起[J]. 王列耀,彭贵昌.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2)
[2]庄严与神圣——记马来西亚《花踪》国际文艺营[J]. 张抗抗.  北京文学. 1999(09)



本文编号:3428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428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1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