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美国左翼女性文学的共同体书写

发布时间:2021-10-12 17:07
  共同体意识是美国左翼女性文学的天然特质。20世纪30—40年代的旧左翼女性写作以姐妹情谊为纽带,力图建设旨在对抗阶级和性别压迫、争取平等生存权利的女性共同体;60—80年代的新左翼女性文学则以异化、规则、权威为批判对象,憧憬能够实现身心自由和解放的美学乌托邦;90年代以来的当代左翼女性文学分化为两种倾向,一方面建构女性写作传统,另一方面关注全球化带来的普遍问题,呼吁消弭阶级和性别区分的命运共同体。美国左翼女性书写中共同体意识的产生、发展和转变体现了在经济萧条、文化革命和全球化等不同背景下左翼女性知识分子对身份、权利、尊严、社会责任等问题的严肃思考,展现了她们不断深化的参与意识、联合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左翼女性文学中的共同体意识内含矛盾性,它既是个体权利和自由的保障形式,也限制了个体权利和自由;既帮助界定了个体身份,又潜在地对其进行消解。 

【文章来源】:当代外国文学. 2018,3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姐妹情谊:旧左翼女性文学对女性共同体的吁求
二、艺术乌托邦:新左翼女性文学中美学共同体的营造
三、全球化的危机:当代左翼女性文学对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探析[J]. 田海舰.  伦理学研究. 2018(01)
[2]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J]. 陈忠.  中国社会科学. 2017(01)
[3]共同体的命运——从赫尔德到当代的变局[J]. 李荣山.  社会学研究. 2015(01)
[4]重塑女性经典、反抗男性权威——读《女性陪审团:从安妮·布拉兹特利特到安妮·普露的美国女性作家》[J]. 陈彦旭,李增.  外国文学研究. 2013(01)
[5]共同体的界定、内涵及其生成——共同体研究综述[J]. 张志旻,赵世奎,任之光,杜全生,韩智勇,周延泽,高瑞平.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10)
[6]马尔库塞形式主义美学的思想内涵[J]. 姚文放,邵晓舟.  求是学刊. 2005(03)
[7]“姐妹情谊”如何可能?[J]. 魏天真.  读书. 2003(06)
[8]马尔库塞:文学,作为一种否定性[J]. 程巍.  外国文学评论. 1999(03)



本文编号:3432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432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7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