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伊夫林·沃《一把尘土》的反讽艺术

发布时间:2021-10-15 21:41
  伊夫林·沃(Evelyn Waugh)是英国二十世纪著名小说家,其作品在西方多次再版,小说《旧地重游》还曾被搬上荧屏。沃继承了英国文学中从斯威夫特到萧伯纳一脉相承的讽刺和反讽传统,以犀利的笔锋剖析了一战后的英国现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政治、文化、社会风俗等多方面的生动画卷。反讽是沃小说的显著特色,也是沃时至今日仍在读者和评论界声誉日长的原因所在。反讽渗透于沃小说的每一个层面,从语言、人物、场景到更深层的主题和构思,它不仅是沃作品的主要艺术手段,而且成为沃领悟世界的一种方式。 然而,国内对沃的研究并不充分。目前,国内研究沃的学者和文章比较少,而且缺乏完整性、系统性,《一把尘土》的反讽艺术更是少有人问津。 本文拟以《一把尘土》为个案进行文本细读,通过运用反讽、互文性、张力等理论力图分别从修辞手段和意识形态两个层面阐释此作品的反讽艺术手法、美学价值及其背后的精神向度。笔者希望本文可以更为全面和深入地探讨沃的反讽艺术,为《一把尘土》及沃的研究做一些基础性工作。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主要综述国内外对沃及《一把尘土》的研究现状,指出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由此阐述本论文的研究重...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反讽理论的历史性追溯
第二章 《一把尘土》中的反讽手法
    2.1 言语反讽:文字的变形
    2.2 情境反讽:潜在的悖谬
        2.2.1 期望与结果的反差
        2.2.2 情境反讽的其他类型
    2.3 戏拟式反讽:文本的狂欢
        2.3.1 对叙事形式的戏拟
        2.3.2 对叙事内容的戏拟
            2.3.2.1 对“寻找”母题的戏拟
            2.3.2.2 对狄更斯小说的戏拟
第三章 《一把尘土》的反讽美学价值
    3.1 反讽的叙事特点:张力扩展的空间
    3.2 反讽的叙事效果:含泪的微笑
    3.3 反讽的叙事风格:冷漠超脱
    3.4 叙述人与作者:价值评判
    3.5 反讽背后的精神向度:荒诞和荒芜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讽刺在《一捧尘土》中的体现[J]. 苗学华.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05)
[2]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 秦海鹰.  外国文学评论. 2004(03)
[3]绝妙的讽刺——读《贝拉·弗利斯开舞会》[J]. 姚君伟,伊夫林·沃,姚君伟.  名作欣赏. 1999(01)
[4]论现代反讽形式[J]. 陈浩.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3)
[5]《旧地重游》的叙述艺术[J]. 高继海.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5)

硕士论文
[1]反讽叙事初探[D]. 徐丽鹃.江西师范大学 2005
[2]张力扩展的审美空间——简·奥斯丁的反讽艺术探析[D]. 李丹.四川大学 2003
[3]当代语境下的文学反讽[D]. 闫玉刚.山东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38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438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8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