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后殖民流散写作的祛魅与批判——读《英国跨文化小说中的身份错乱》

发布时间:2021-10-20 06:25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加勒比海和中国香港等地区的移民涌入英国,不断改变着"纯白"的英国文化底色。在这一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过程中,英国后殖民流散写作勃然兴起。具有东方文化背景的3位小说家奈保尔(V.S.Naipaul,1932-)、拉什迪(Salman Rushdie,1947-)和毛翔青(Timothy M o,1950-)成就突出,影响巨大。他们都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共同关切:跨文化身份认同焦虑。专门针对这3位作家及其共同关切的学术研究,在国内外学界并不多见,因此,阮炜教授领衔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英国跨文化小说中的身份错乱:奈 

【文章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2018,(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跨界”的祛魅
二、“杂糅”的祛魅
三、反东方主义的批判意识



本文编号:3446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446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3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