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福克纳小说《谷仓燃烧》的认知文体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12 01:17
  随着认知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认知文体学也应运而生。和传统的文体学不同,认知文体学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语篇,而不是单纯从语言的结构、形式分析语言。认知文体学把认知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运用于文学语篇的分析,为分析文学语篇提供了新的视角。认知语言学家和语篇分析学家一直致力于建立可行的认知模型来合理地解释读者理解、加工语篇的认知过程,沃斯的“语篇世界理论”是其中较有影响力的认知模型之一,该模型对语篇的认知过程有着广泛的解释力。语篇世界认知模型充分考虑了读者在加工语篇中的积极作用,以及语篇的动态加工过程。读者阅读语篇过程中在头脑中建立的认知世界,随着语篇的推进,也不断变化。通过这个模型,沃斯试图解释读者如何透过语篇建立认知世界,以及读者如何借助已有的语言、经验知识和语篇相互作用达到理解语篇的目的。“语篇世界理论”和“可能世界理论”、“心理空间理论”在理论和方法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语篇世界理论”从语篇层次动态地解释读者理解、加工语篇的认知过程,因此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更广泛的运用范围。本文运用“语篇世界理论”对美国作家福克纳的短篇小说《谷仓燃烧》进行认知文体分析,探...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内容摘要
Notation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2 Text World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2.1 Theoretical framework: Text World Theory
        2.1.1 Discourse, text, context, and common ground
        2.1.2 Layering of text worlds and world building
        2.1.3 Reference, deixis, frame-knowledge and inference
        2.1.4 Text-drivenness, accommodation and incrementation
    2.2 Applications of Text World Theory
Chapter 3 Theoretical Explorations into Text World Theory
    3.1 Text World Theory versus Possible World Theory
    3.2 Text World Theory versus Mental Space Theory
Chapter 4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Text Worlds of Barn Burning
    4.1 A brief survey of Barn Burning
    4.2 World creation in the text
    4.3 Summary and conclusion
Chapter 5 Conclusion
References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文本世界理论视阈下的晏几道宋词的主题研究[D]. 徐珮雯.武汉理工大学 2016
[2]《暄哗与骚动》中凯蒂形象的文本世界解读[D]. 沈萌.苏州大学 2015
[3]《动物园故事》连贯机制的认知诗学研究[D]. 李燕飞.宁夏大学 2015
[4]文本世界理论对《卡彭塔利亚湾》的认知解读[D]. 罗一鸣.辽宁师范大学 2014
[5]崩溃与整合[D]. 李康.四川外语学院 2012
[6]文本世界理论对《到灯塔去》的认知解读[D]. 杨琳.曲阜师范大学 2012
[7]《只争朝夕》的认知文体分析[D]. 丁刚.湘潭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899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4899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6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