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大江健三郎的创作意识

发布时间:2021-11-14 06:24
  在日本二战后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大江健三郎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在近40年的创作生涯中,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本文主要对大江健三郎的创作意识进行研究,挖掘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忧患意识以及创作中的创新之处,透视作家对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与见解。前言概述大江健三郎的文学成就,并引出本文论题,对大江健三郎的四种创作意识进行简要分析,并阐述研究其创作意识的意义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正文主要对大江健三郎的创作意识进行具体阐释,分析每种创作意识的内涵、形成过程、在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及其价值、意义。首先,“徒劳——墙壁”意识是在萨特存在主义的影响下形成的,反映了二战后日本面临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和被监禁的苦涩与不安,表现了大江健三郎对人的存在的关注,奠定了他在日本文坛的地位。其次,“性——政治”意识依然受到存在主义的影响,同时继承了日本原始文艺和性崇拜的传统。大江健三郎将“性”引入到作品中,用“性”来隐喻“政治”,体现了大江健三郎大胆的创新精神,描写了日本国民在美国的占领下所受到的屈辱,批判了天皇制。再次,“残疾儿——核武器”意识体现了大江健三郎关注残疾人,关注世界和平的人道主义精神。...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徒劳——墙壁”意识
    (一) 受惠于存在主义的“徒劳——墙壁”意识
    (二) 被监禁的主题
二、“性——政治”意识
    (一) “性——政治”意识的形成
    (二) “性”的主题
三、“残疾儿——核武器”意识
    (一) 在超越中形成的“残疾儿——核武器”意识
    (二) 核威胁下的“残疾儿”主题
四、“乌托邦——森林”意识
    (一) “乌托邦——森林”意识的形成
    (二) 死与再生的主题与边缘思想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 谢



本文编号:3494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494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0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