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乔治·赫伯特诗歌中的基督精神

发布时间:2021-11-15 05:35
  十七世纪的英国出现了大批伟大的诗人,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当属被称为“玄学派”的诗人们,其领军人物为约翰·邓恩和乔治·赫伯特。自1633年出版以来,赫伯特的诗集《圣殿》就享有久远的声誉,其读者中不乏不同信仰者、不信教者以及各种评论家。相比看来,约翰·邓恩的诗歌对各代产生了不同的吸引力,并曾在十八、十九世纪有过衰退的迹象,而乔治·赫伯特的诗歌却从未失去过读者。这广泛而又持久的吸引力的奥秘何在?最首要的原因应在于赫伯特诗歌所传达的无所不在的基督精神吸引了各个时代的读者。本文通过三个部分阐述了赫伯特是怎样达成这个目的。 第一章“一位基督教诗人的产生”解释了赫伯特怎样放弃世俗的抱负转而服务于上帝,并且是怎样通过他的诗歌才赋来赞美上帝之爱。本章第一部分分析了赫伯特青年时写的两首十四行诗,以表明他认为上帝之爱比女性之爱更可敬。很明显,赫伯特已经下定了服侍上帝的决心。第二部分进而描述已成为牧师的赫伯特。十七世纪的英国宗教纷争不断,赫伯特也不能避免其影响。最主要的冲突产生于形式主义者和清教徒之间,两者都处于对立的极端。形式主义者强调礼节、仪式及教堂的内部装饰等,而相比之下,清教徒则更注重内心的虔诚。...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Abstract
Introduction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George Herbert and His Poems
    B. Critical Comments from the 17th Century to the 20th Century
    C. The Contents of the Thesis
Chapter Ⅰ The Making of a Christian Poet
    A. The Mind of Christianity in an Eminent Young Scholar
    B. The Religious Contradictions in a Conscientious Minister
Chapter Ⅱ The Spirit of Christianity Revealed through Structure
    A. The Temple: A Poetic Construction like a Church
    B. A Spiral Rise of Intense Feeling
Chapter Ⅲ The Christian Emblem Revealed through Imagery
    A. Visual Images
    B. Mental Images
Conclusion
Notes
Bibliography


【参考文献】:
博士论文
[1]赫伯特宗教诗歌研究[D]. 吴虹.浙江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96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496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7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