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新教伦理景观图——济慈《圣亚尼节前夜》的修辞伦理批评

发布时间:2021-11-17 10:55
  济慈常被误认为一位对社会现实漠不关心的浪漫主义诗人。本文从修辞伦理视角阐释济慈的长篇叙事诗《圣亚尼节前夜》,援引韦伯关于新教伦理的论述,说明诗人将新教伦理融入诗歌,试图赋予社会生活以新教伦理,以此积极介入社会。通过考察诗歌中的修辞伦理,本文从三个方面说明济慈倡导的新教伦理观:以苦修作为职业的苦行僧象征新教的职业伦理观,普菲洛与玛德琳的爱情故事寓意新教调和平衡的情爱伦理观,对奢侈品消费的克制意旨新教的消费伦理观。济慈标举新教伦理的目的在于摧毁冲动性享乐,使社会生活变得更加有秩序。诗歌中的人物、事件、意象等元素呈现了一幅新教伦理景观图,彰显了诗人以文学影响读者伦理观的书写策略。 

【文章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2018,4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约翰·济慈“消极感受力”内涵解析[J]. 黄擎,许诚.  外国文学研究. 2015(06)
[2]何谓叙事伦理批评?[J]. 王鸿生.  文艺理论研究. 2015(06)
[3]“宫廷爱情”与欧洲中世纪研究的现代性[J]. 李耀宗.  外国文学评论. 2012(03)
[4]布斯的伦理修辞与当代西方伦理批评[J]. 汪建峰.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5]《秋颂》研究中的两种政治-历史批评及其问题[J]. 张旭春.  外国文学评论. 2011(03)
[6]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 聂珍钊.  外国文学研究. 2010(01)
[7]约翰·济慈的诗歌与道德关系研究[J]. 罗义华.  外国文学研究. 2005(05)
[8]济慈《圣亚尼节前夕》的非唯美性解读[J]. 郭伟锋.  社会科学论坛. 2005(04)
[9]济慈诗歌艺术风格散论[J]. 刘新民.  外国文学评论. 1997(02)
[10]济慈美学思想初探[J]. 傅修延.  江西师院学报. 1982(04)



本文编号:3500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500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2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