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近代传教士对才子佳人小说的移用现象探析

发布时间:2021-11-18 21:21
  才子佳人小说兴于明末,盛于清初,从18世纪开始在欧洲流传。19世纪来华传教士以其为底本,移用书中原有情节、人物,将书中的语句、段落重新组织,并赋之以新的主题和内涵,构成小说新篇在中国流传。它们不同于朝鲜、日本、越南等汉文化圈流传的汉文小说,也不属于译介之作,而是从中国古典小说之树上生发出的新的枝桠,表现出东西方文化杂糅的显著特点。传教士以中国才子佳人小说之旧体裁寄寓新意境,塑造了新人物,引入了新的文学技巧,构成了特殊的中国古典小说,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域外传播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样本,具有跨文化交流的启示意义。 

【文章来源】:文学遗产.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才子佳人小说创作模式及其演变[J]. 纪德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2]关于中国才子佳人小说在东亚传播的特征——以《二度梅》、《好逑传》为主要考察对象[J]. 矶部佑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本文编号:3503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503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8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