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俄国形式主义对《三国演义》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1-11-22 14:30
  俄国形式主义主张回到文学内部,从文艺自身找规律。提出“文学性”“陌生化”等理论。作为一种文艺理论,俄国形式主义有自己独立的系统和体系。八十年代初它被引进中国。然而对于这样一种理论我们到底该持何种态度。应该怎样看待。最好的对待一种理论的办法就是用这种理论去解读本国的作品。本文就将以《三国演义》为例,通过对它进行的形式主义的分析与解读来看待俄国形式主义在中国的适应性,以及它所存在的障碍。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关键词
一 形式概念的演变
    (一) 形式概念的古典时代
    (二) 近代西方形式
二 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强调
    (一) 文学性
    (二) 陌生化
    (三) 材料内容形式
三 从“文学性”与“陌生化”看《三国演义》
    (一) 《三国演义》研究状况回顾
    (二) “文学性”与“陌生化”的小说结构
    (三) 人物形象陌生化
四 俄国形式主义理论批评在经典名作上的适应性
英文摘要
注释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陌生化”技巧在《诺斯托罗莫》中的运用[J]. 邓颖玲.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09)
[2]传统写作学“夙悟先觉”的语言陌生化问题[J]. 范肖丹.  东南亚纵横. 2002(08)
[3]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散论[J]. 吴晓棠,曹晓丽.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1(01)
[4]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J]. 孙绍振.  文学评论. 1999(05)
[5]《三国演义》主题再探[J]. 潘承玉.  唐都学刊. 1996(03)
[6]天道循环:《三国演义》的思想核心─—《三国演义》主题新探[J]. 秦玉明.  攀枝花大学学报. 1996(01)
[7]向往国家统一 歌颂“忠义”英雄——论《三国演义》的主题[J]. 沈伯俊.  天府新论. 1985(06)



本文编号:3511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511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5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