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疾病与抒情——《永别了,武器》中的女性创伤叙事

发布时间:2021-11-26 00:53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通过建构疾病叙事进程抒发女性遭受的战争创伤。其叙事进程表现为线性与非线性两个向度:在线性叙事层面,女主人公凯瑟琳是一位以爱情抚平武器创伤的象征性人物;在非线性的微观叙事层面,她则以"真实病人"的模仿性形象生动阐明炮弹造成的创伤后果。具备象征功能的宏观叙事总是偏离线性方向,不断指向具体而微的非线性叙事,但微观的非线性叙事又不断返回到线性叙事进程中。促使两个向度之间不断位移,进而推动叙事文本前行的驱动力,正是凯瑟琳的疾病身体。 

【文章来源】:国外文学. 2014,(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女性创伤及其叙事进程的建构
二、凯瑟琳创伤叙事中的双向位移模式
三、叙事进程中的多维人物形象与抒情叙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叙事动力被忽略的另一面——以《苍蝇》中的“隐性进程”为例[J]. 申丹.  外国文学评论. 2012(02)
[2]美国文学批评语境下的海明威研究[J]. 杨仁敬.  外国文学评论. 2010(02)
[3]多维 进程 互动——评詹姆斯·费伦的后经典修辞性叙事理论[J]. 申丹.  国外文学. 2002(02)



本文编号:3519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519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8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