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发布时间:2021-12-16 18:50
  村上春树不仅在日本,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著名的作家。自1979年发表处女作《且听风吟》以来,村上春树的小说先后被译成中、美、德、韩等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村上春树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自2002年一出版,便售出30万册,对其进行研究的学者更是数不胜数,但据笔者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对《海边的卡夫卡》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故事情节上和希腊古典神话?俄底浦斯王?的异同,也即多运用?神话原型?理论进行文本分析。而本文认为《海边的卡夫卡》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倾向,对希腊古典神话?俄狄浦斯王?的模仿也是后现代主义写作技巧的运用,因此本文拟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的论述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详细分析《海边的卡夫卡》的文本,通过情节设置、人物塑造和写作技巧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发现:(1)在情节设置方面,作者设置了大量荒诞的情节,包括ナカタ的影子浓度只有正常人的一半程度、ナカタ能够像人类交流一样和猫会话及小鱼能够像雨雪那样从天而降且落在地面上还是活着的等;而且在设置情节时完全不考虑时空顺序,也即时空完全无序,具体表现为小说中出现了现实世界和虚幻世界、此岸世界和...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要旨
第1章 先行研究
    1.1 村上春樹の風格について
    1.2 村上春樹『海辺のカフカ』について
    1.3 ポストモダニズムについて
第2章 『海辺のカフカ』のポストモダニズム傾向について
    2.1 プロットの設置においてのポストモダニズム傾向
        2.1.1 でたらめなプロット
        2.1.2 時空の無順序
    2.2 人物像の作りにおいてのポストモダニズム傾向
        2.2.1 ロジックコード
        2.2.2 生物コード
        2.2.3 心理コード
        2.2.4 社会コード
    2.3 創作の技巧においてのポストモダニズム傾向
        2.3.1 矛盾
        2.3.2 モンタージュと排列
        2.3.3 滑稽的な真似
第3章 ポストモダニズムを用いた理由
    3.1 読者を創作に参与させる
    3.2 読者に現実のフィクション性を感じさせる
結論
参考文献
附录A 详细中文摘要
謝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村上春树的叙事艺术——试析《海边的卡夫卡》[J]. 张青.  外语教学. 2006(06)
[2]村上春树与日本“内向代”文学的异同[J]. 曹志明.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4)
[3]从姓名谈小说人物生存范式的变迁——解读安部公房和村上春树[J]. 谢志宇.  外国文学研究. 2004(03)
[4]村上春树:文化混杂现象的表现者[J]. 吴雨平.  外国文学研究. 2003(05)
[5]“现实是凑合性而不是绝对性的”──论村上春树小说中的非现实性因素与现实性主题[J]. 赵仁伟,陶欢.  外国文学研究. 2002(01)
[6]日本后现代主义文学与村上春树[J]. 王向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5)
[7]后现代派小说的判别标准[J]. 赵毅衡.  外国文学评论. 1993(04)
[8]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J]. 王宁,陈晓明.  人民文学. 1989(06)



本文编号:3538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538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f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