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现代性批判之批判 ——王小波与冯内古特小说比较解读

发布时间:2021-12-22 17:43
  本文主要从艺术手法与思想内容两个方面比较王小波与冯内古特的小说创作。在艺术手法方面,王小波的审美主义创作观试图通过诗意的构建来消解人生的虚无,具有艺术形而上学倾向。冯内古特则在批判现代性时刻意地摒弃小说中的诗意,但是不管是艺术形而上学的诗意还是对诗意的摒弃都还属于现代性现象内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现代性问题。在思想内容方面,王小波对其身处的乌托邦做出了“无性、无智、无趣”的概括,并开出了发展智力,增广知识的药方,但是没有对于现代性之根源——理性的膨胀、技术对人的控制具有充分认识。冯内古特对此有比较充分的认识与批判,但是他给出的道路——人道主义的改良同样还是从属于形而上学对人的本质之认识,由此再次看到两位作家的局限性,同时也对于现代性问题之根源——形而上学做出反思。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现代性
黑色幽默
审美主义与诗意的拒斥
理性主义与反乌托邦
技术控制时代
人道主义神话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五号屠场》中的意识流与黑色幽默[J]. 郭红.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4(02)
[2]《五号屠场》与反战争叙事[J]. 田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3]黑色幽默及其代表作[J]. 赵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06)
[4]“黑色幽默”的审美心理机制新探[J]. 何希凡,谭光辉.  滨州师专学报. 2003(03)
[5]叙事手法和语言风格——《五号屠场》的多维研究[J]. 徐文培.  外语学刊. 2003(03)
[6]黑色幽默的新生──兼谈黑色幽默派小说的汉译现状[J]. 李玉良,路玉坤.  山东外语教学. 2003(03)
[7]“黑色幽默”文学的“反小说”形式解析[J]. 李新元,朱瑞青.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03)
[8]政治、性、笑:王小波与米兰·昆德拉之比较[J]. 王长才.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01)
[9]《五号屠场》的艺术特色[J]. 赵秀兰.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1(04)
[10]《五号屠场》的环境描写[J]. 罗小云.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本文编号:3546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546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a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