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犹太女性的大屠杀叙事书写——《大披巾》中的女性话语建构

发布时间:2022-01-27 12:03
  奥斯维辛之后,犹太大屠杀书写不仅面临着表征困境,还存在着性别话语失衡的问题,犹太男性往往处于大屠杀话语的中心,女性则居于边缘。对此,美国犹太女作家辛西娅·欧芝克的小说集《大披巾》一方面聚焦犹太母亲的大屠杀生存主题,另一方面融合"历史元小说"及"女性书写"的叙事艺术,在回应"大屠杀书写困境"及"男性中心叙事"的同时,建构并强化了犹太女性的性别及历史话语,表达了两性平等对话、共享历史的愿望。 

【文章来源】:妇女研究论丛.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大屠杀书写现状:伦理困境与性别话语失衡
二、奥斯维辛“再述”:大屠杀叙事的女性经验建构
三、历史元小说与阴性书写:大屠杀叙事的女性话语策略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女性书写[J]. 刘岩.  外国文学. 2012(06)
[2]创伤[J]. 陶家俊.  外国文学. 2011(04)
[3]“大屠杀后叙事”与美国后现代身份政治:论犹太大屠杀的美国化现象[J]. 林斌.  外国文学. 2009(01)
[4]大披巾[J]. 辛西亚·奥齐克,陶洁.  外国文学. 1994(04)



本文编号:3612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612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8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