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数字人文视角下的莎士比亚学术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0 21:45
  数字人文作为一门计算机与人文学科交叉研究的新型学科,可以利用数字化的技术解决人文学科的问题,创新研究方法,丰富研究内容。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本文从数字人文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计量与信息可视化的方法,对莎士比亚学术传播的时空分布和传播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和内容挖掘,探究莎士比亚学术传播的区域特色。研究结果表明:(1)莎学研究从空间上来看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集群研究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洲集群研究,从时间来看可以分为3个阶段,1975年是其转折点;(2)莎学研究的传播内容主要集中在莎士比亚的作品研究以及作品反映的主题研究;(3)莎士比亚学术传播有着鲜明的区域特色和地方性,如英格兰的舞台表演与版本研究、美国的平等精神与数字人文等。本文作为数字人文应用的初步尝试,可以为莎士比亚学术传播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价值。 

【文章来源】:图书馆杂志. 2018,37(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莎学传播的时空之维
    2.1 莎学传播的空间分布
    2.2 莎学传播的时间演化
    2.3 莎学传播的内容热点
3 莎学传播的区域特色
    3.1 英格兰莎学研究特色——舞台表演与版本研究
    3.2 美国莎学研究特色——平等精神与数字人文
    3.3 澳大利亚莎学研究特色——教育与教育学
    3.4 中国莎学研究特色——伦理与道德
    3.5 南非莎学研究特色——种族主义与种族平等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人文研究演化路径与热点领域分析[J]. 柯平,宫平.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6(06)
[2]面向人文研究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J]. 刘炜,谢蓉,张磊,张永娟.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6(05)
[3]跨界与融合: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首届北京大学“数字人文论坛”会议综述[J]. 朱本军,聂华.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6(05)
[4]当代川剧对外传播策略:顺应与创新——基于莎士比亚戏剧的对外传播经验[J]. 李萍.  四川戏剧. 2016(07)
[5]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大规模古籍文本可视化分析与挖掘[J]. 欧阳剑.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6(02)
[6]从《雅典的泰门》看早期现代英国社会的伦理焦虑[J]. 郑杰.  外国文学研究. 2016(01)
[7]论《麦克白》中的“诗性正义”(英文)[J]. 徐群晖.  外国文学研究. 2013(03)
[8]阐释、改编与传播——莎士比亚跨越时空[J]. 黄培希.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9]道德伦理层面的异化:在人与非人之间——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的伦理学解读[J]. 李伟民.  外国文学研究. 2008(01)
[10]建构崇高的道德伦理乌托邦——莎士比亚戏剧的审美意义[J]. 王忠祥.  外国文学研究. 2006(02)



本文编号:3635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635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d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