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曼斯菲尔德新西兰短篇小说中儿童形象解读

发布时间:2022-05-03 02:33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近百篇短篇小说,其中以新西兰为题材和背景的小说有60余篇,在这些小说里,曼斯菲尔德不仅描绘了新西兰旖旎的风光,抒发了她对故土的无限怀恋,而且,她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儿童形象。通过生动展示孩提时代的趣闻轶事,曼斯菲尔德在以文学的表达形式延续着自己的青春与生命。通过纯真无邪的孩子,曼斯菲尔德表达了她对人类与世界的热爱,对和谐的追求。曼斯菲尔德塑造的儿童形象丰富了世界文学儿童人物画廊,但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学者中很少有人对曼斯菲尔德创作的儿童形象进行系统的分析。本文以儿童形象作为切入点,在诠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作家的日记、书信和生平,来探究这些儿童人物所反映的曼斯菲尔德追求和谐的心结。本文的引言部分扼要说明了本课题的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章:追寻和谐的心结,主要论述曼斯菲尔德塑造儿童人物的动因;第二章:凄苦人生的真实感悟,主要分析具有幻灭感的儿童形象及其蕴涵;第三章:为痛苦的心灵营造避难所,主要分析具有孤独感的儿童形象及其蕴涵;第四章:指引奔向美好未来的明灯,主要分析具有反叛精神的儿童形象及其蕴涵。通过上述系统的分析,我们...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引言
一、追寻和谐的心结
二、凄苦人生的真实感悟
三、为痛苦的心灵营造避难所
四、指引奔向美好未来的明灯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的结构[J]. 王素英.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2]“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痛苦的情结——浅析《娃娃屋》[J]. 王健.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3)
[3]与童年对话——论儿童文学的主体间性[J]. 李利芳.  兰州大学学报. 2005(01)
[4]细腻描写 传神寓意——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细节描写[J]. 王素英.  邯郸师专学报. 2004(04)
[5]孩子、父亲与母亲——曼斯菲尔德小说形象的文本象征[J]. 肖支群.  长沙大学学报. 2004(03)
[6]从《玩具小屋》谈曼斯菲尔德的创新视角[J]. 李伟娟.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08)
[7]生与死的共存 梦幻与现实的冲突——曼斯菲尔德《园会》解读[J]. 阚鸿鹰.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8]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艺术风格的形成[J]. 王素英.  国外文学. 2000(04)
[9]论曼斯菲尔德的后期小说创作[J]. 赵友斌,梁永洪.  外国文学研究. 1999(01)
[10]孩子与成人梦幻与现实——试析曼斯菲尔德的《阳阳与亮亮》[J]. 李晓云.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6)



本文编号:36504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6504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f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