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后现代主义的终结与文学研究的伦理学转向——兼论后现代思潮退却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2-05-08 10:47
  自1990年代以来,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上,被经典化和制度化的后现代主义均开始走向衰败。沉溺于彻底的虚无主义,对现实问题越来越丧失批判性关切,这是后现代主义终结的内在原因。理论大师的相继离世、伦理批评的日渐崛起、以及后9·11时代的特定社会氛围共同加速了后现代主义的终结过程。虽然后现代主义不再是主导文化范式,但其特有的创作手法和话语策略却被继承下来,它们在更具伦理关切的当代文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0引言
2.0后现代主义终结的内在根源
    2.1批判与同谋并存的内在张力
    2.2批判视角的丧失
3.0后现代主义终结的外在诱因
    3.1理论大师的离世以及德·曼的政治丑闻
    3.2伦理批评的回归
    3.3后9·11时代的社会氛围
4.0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后现代主义的制度化与后现代研究新趋势——琳达·哈琴访谈录(英文)[J]. 陈后亮.  外国文学研究. 2012(05)
[2]从德里罗“9·11”小说看美国社会心理创伤[J]. 张加生.  当代外国文学. 2012(03)
[3]后现代主义的死亡及余波[J]. Alan Kirby,陈后亮.  文化艺术研究. 2012(01)
[4]元小说中的自我再现艺术——兼论琳达·哈琴的自恋叙事理论[J]. 陈后亮.  国外文学. 2011(03)
[5]论美国后现代主义科幻小说[J]. 蒙柱环.  山东外语教学. 2008(01)



本文编号:36515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6515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b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