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困顿中的涅槃 ——美国犹太小说的身份认证

发布时间:2022-10-30 10:07
  本文通过对美国犹太小说的身份探究,追溯犹太民族的历史源头,来寻访犹太性的成长历程。犹太民族外在体征的难以界定使得对犹太民族内在文化心理特征的界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探悉犹太民族作为上帝的选民、上帝的罪民和边际性客民的独特身份特征。犹太民族最初创立的“上帝”这一意象,不单单是凌驾于自我之上的抽象统治物,更是犹太民族创造出来用以对抗比自己强大的民族的自我的夸大化的形象。同时,在恶劣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境地之下,人的生存只能依附于群体的力量,上帝与犹太民族这种互有义务、交感互通的特殊关系也就应运而生。信仰“上帝”的“上帝的选民”是恪守蕴藏在“上帝”这一形态虚妄的文化意象中的精神积淀的子民,是严守传统教习的子民。犹太民族以“上帝的选民”自居的文化心理在给与了这个命运坎坷的民族得以生息的强大的力量的同时,也将这种不正常的夸张型的空想的优越心态凝结到现实的生活态度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扭曲的不协调的违背生命常规的品性。“上帝的罪民”则是犹太民族用“自责型”的方式以“罪民自居”的文化心理来逃避自我困境的寄托,这种背弃——遭受惩罚——悔改回归的“罪民”模式,为以后小说中一度抵御不了世俗欲望的诱惑而沉溺其中...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犹太作家小说的共同身份特性
    (一) 辛格:犹太价值的坚守者
    (二) 马拉默德:最具犹太性的作家
    (三) 贝娄:犹太移民困顿的思索者
二 犹太身份的体征界定
三 犹太身份的文化界定
    (一) 上帝的选民
    (二) 上帝的罪民
    (三) 边际性客民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中文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身份的变迁:“中心”与“边缘”、“对立”与“互动”——从美国犹太文学人物文化身份特征说起[J]. 胡碧媛.  外语研究. 2004(05)
[2]略论当代美国犹太作家的整合精神[J]. 韩玉群.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04)
[3]论索尔·贝娄长篇小说中隐喻的“父与子”主题[J]. 刘兮颖.  外国文学研究. 2004(03)
[4]试析索尔·贝娄小说中的人文主义精神[J]. 戚咏梅.  外国文学研究. 2004(03)
[5]美国黑人作家与犹太作家的生死对话——析伯纳德·马拉默德的《房客》[J]. 乔国强.  外国文学评论. 2004(01)
[6]多棱镜下的辛格宗教思想[J]. 黄凌.  外国文学研究. 2003(06)
[7]论马拉默德小说创作中的自然主义倾向[J]. 曾艳钰.  外国文学研究. 2003(04)
[8]从魔鬼到英雄——艾·巴·辛格和他的小说《卢布林的魔术师》[J]. 吴迪.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03(05)
[9]美国社会与美国小说漫谈[J]. 毛信德.  外国文学研究. 2002(03)
[10]《洪堡的礼物》的艺术特色[J]. 胡海兰,蒲隆.  兰州大学学报. 2002(04)



本文编号:3698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698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a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