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洛蒂作品中的异国情调

发布时间:2022-11-03 19:00
  异国情调表达了人们想要躲避文明的桎梏,寻找国外奇异的自然社会幻景的愿望,历来深得作家和读者的青睐。皮埃尔·洛蒂(Pierre Loti,1850-1923)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以擅长描写异国情调享誉世界。他的小说大多带有自传性质,对异域风情和异国爱情的描写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洛蒂所处时代背景及其成长环境是其多愁善感气质的成因,也是形成其独特创作风格的重要因素。洛蒂的作品中有着独特的异域情怀,充满了对已逝爱情的怀念和对古老文明的留恋,充满了对死亡的思索和对弱小生命的同情与感叹。他用朴素的语言和印象派的手法给读者展示了世界各地的异域风光,特别描写了不同地域的海洋,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为读者塑造了丰富的异国形象,尤其是清末的中国形象和日本形象。他用殖民军官和文人的双重视角观察了清末的中国,塑造了双重的中国形象,对于研究西方视角下的清末旧中国很有学术价值。他对日本国民“拘谨”、“小气”、“矫揉造作”等特点作了生动的刻画,塑造了西方视角下的日本形象。洛蒂与东方女性关系极为密切,他一生中拥有众多东方情人,他的作品大多围绕着他与他的东方情人展开。洛蒂笔下的东方情人大多漂亮、单...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洛蒂作品的创作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
    第二节 成长环境与人生历程
第二章 风格独特的异国情调
    第一节 异域风情
    第二节 异域情怀
    第三节 东方女性
第三章 比较视野下的洛蒂之异国情调
    第一节 洛蒂与夏多布里昂
    第二节 洛蒂与凡尔纳
    第三节 洛蒂与雨果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菊与刀》看日本民族文化[J]. 王玉莲.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7(02)
[2]从日本传统的“家”透视日本文化[J]. 刘凤娟.  科技信息. 2007(04)
[3]双重书写:显性与隐性的“他者”——《在北京最后的日子》中的中国形象分析[J]. 马利红.  社会科学辑刊. 2007(01)
[4]中国形象的书写转向——从洛蒂《北京最后的日子》的异国情调说起[J]. 马利红.  法国研究. 2006(03)
[5]汪曾祺童年经验对小说创作的影响[J]. 沈秀英,王青.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02)
[6]解读文学中的死亡意识[J]. 王玉琴.  文教资料. 2006(01)
[7]不一样的东方——拜伦和雪莱的东方想像[J]. 杜平.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5(06)
[8]建构“他者”形象的话语——文学的异国情调[J]. 杜平.  当代文坛. 2005(06)
[9]从日本传统文化看日本狭隘民族使命观的形成[J]. 牟成文.  世界民族. 2005(04)
[10]异国情调与怀旧——兰姆的中国想象[J]. 杜平.  名作欣赏. 2005(15)



本文编号:3700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700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e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