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论徐渭戏剧的创新精神与艺术特色

发布时间:2016-10-18 04:58

  本文关键词:论徐渭戏剧的创新精神与艺术特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青海师范大学》 2012年

论徐渭戏剧的创新精神与艺术特色

高亚娟  

【摘要】:在浩如星海的中国艺术天空中,有一颗耀眼的明星格外引人注目,他那坎坷的经历充分诠释着人生的艰难与不易;他那傲岸不羁的个性透露出中国知识分子对自尊、自由的永恒追求;他那卓越的艺术天才让人惊叹于创造的自由与伟大。真是一支烂笔头,拓出天地宽;几句狂怪言,彰显真性情。他就是青藤山人徐渭。他不仅在诗、文、书、画诸多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显示出非凡的艺术才能,在戏剧方面,他所取得的成就更是让人万分瞩目。在戏曲创作与理论方面,他都表现出大胆革新、不拘常俗的创新精神与张扬自我、独抒新意的个性气质。他这种破陈出新的精神以及在戏剧理论与创作上所作出的贡献都深刻的影响着当代以及后来的剧作家们,给他们以春风化雨般的滋养余润泽。本文主要通过徐渭的戏剧代表作《四声猿》与戏曲理论著作《南词叙录》来窥探徐渭的戏剧创新精神与戏剧特色。文章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论述徐渭戏剧产生的背景,包括晚明社会背景的介绍、个人生平以及晚明思潮对徐渭的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心学的兴起、以及坎坷的人生经历,使徐渭对礼法纲常、世俗偏见、社会黑暗深恶痛绝,表现出自由、民主、平等等精神,成为孕育其艺术精神的土壤。 第二章主要介绍徐渭的戏剧代表作《四声猿》所表现出的创新精神与艺术特色,从戏剧形式、思想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一一介绍,感受徐渭勇于打破常规的自由创造精神和直面现实、讥讽时弊、以笔锋做匕首直刺黑暗不公社会的批判精神以及抒怀写愤、张扬自我的艺术特色。 第三章主要从《南词叙录》着手了解徐渭的创新精神与戏剧主张,着重介绍徐渭的“本色论”戏剧主张:贵真、重自然以及他的“尚情”思想。主张戏曲语言的通俗晓畅,注重从个体独立意志出发,表现真我、抒发自我真情实感。这些新鲜的思想与言论是与晚明的个性解放文艺思潮紧密相连的。同时作为搜集整理南戏资料的第一人,,可以看出徐渭对南戏的重视,通过南北戏的对比提高了南戏的地位。 余论部分主要谈徐渭戏剧的成就与影响,通过人们对徐渭戏剧的评价以及他的戏剧对其他剧作家的影响让我们真正的记住这位伟大的戏剧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207.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涌涛;略论徐渭在戏剧文化史上的艺术贡献[J];东南文化;1996年02期

2 贺圣遂;徐渭文学的个性精神[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3 郑小雅;论徐渭的戏剧形态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郑小雅;徐渭的俗文化戏曲观简论[J];固原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5 曾维芬;徐渭审美观概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张志合;徐渭的生平及其《四声猿》刍议[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7 陈志国;论《四声猿》的悲剧主题[J];菏泽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8 周群;论徐渭的文学思想与王学的关系[J];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12期

9 徐明安;论徐渭杂剧的审美意蕴[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10 徐子方;明代南杂剧略论[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谭坤;晚明越中曲家群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庆彦;;论《聊斋志异》的娱乐功能[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2 熊刚;;论《绿衣》、《葛生》对中国古代悼亡诗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宋金民;;《新水浒》主旨“救世”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4 刘宏;;宋明理学家对《大学》主旨定位之差异[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陆学莉;;宋元小说中唐侠女形象的嬗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吴怀祺;;时代的期待与史学的自觉[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7 阮桯;;浅析《三言》中的婚恋题材作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张鹤霖;;浅论白体诗和昆体诗的同质异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梅华;;平衡的打破与重建——韦应物性格的独特性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王丽;;唐人对意境理论的贡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朱海燕;王秀萍;刘仲华;;中国传统茶禅美学思想研究[A];科技创新 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湖南特色茶叶——湖南省茶叶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莫先武;;王国维“境界说”对中国百年文论的影响[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中明;;论姚鼐对封建官吏形象的描写[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卢佑诚;;方苞与颜李学派[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孙金燕;;“如何 再短一点”——评洛夫的诗《昙花》兼谈小诗[A];洛夫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鄂启科;;生命的共感——布依族情歌赋、比、兴探微[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8 游来林;;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写作教学中的一种探索[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0年遵义县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崔茂新;;施惠为南戏《拜月亭》作者考论[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10 刘刚;;孔子的文学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7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8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文志;《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王楠;李纲在桂事迹与诗文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叶辉;《明史·职官志一》笺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彭娟;蒋士铨诗歌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龚莹莹;虞山派诗人冯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盖业明;《史记》“太史公曰”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戚世隽;;近年来徐渭研究述要[J];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03期

2 徐朔方;;评《徐渭集》的编辑和校点[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3 周雨;论“媚”[J];江海学刊;2002年02期

4 徐明安;试论徐渭的文艺本质观[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廖可斌;唐宋派与阳明心学[J];文学遗产;1996年03期

6 董晓萍;论徐渭的民俗文艺观[J];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06期

7 程毅中;;徐渭及其《四声猿》[J];文学遗产;198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广鲤;《少帅传奇》引人入胜[J];中国戏剧;1983年03期

2 夏元明;;论翟永明诗歌的“戏剧性”[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于瑞萍;;狂放豪宕写悲怆——论徐渭狂草书法的艺术特点形成原因[J];美术大观;2007年02期

4 E·霍罗多夫 ,高士彥;在第一幕和最后一幕戲之间[J];剧本;1957年01期

5 居思惠一;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想到的几个问题[J];人民音乐;1962年07期

6 薛宝琨;戏剧与诗意[J];中国戏剧;1977年12期

7 黄祖禧;;介绍组歌“啊,多快活”[J];人民音乐;1958年04期

8 居其宏;歌剧创作漫议[J];人民音乐;1984年06期

9 高尔斯华绥;写戏名言[J];当代戏剧;1985年06期

10 曲强;;中日围棋擂台赛[J];当代体育;198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红;;焦菊隐的“戏剧—诗”观念及对当代话剧的启示[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2 王评章;;永远的戏剧性[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杨剑龙;;以戏剧性的情节揭示反腐败的重要性——评《猫与鼠 也缠绵》[A];200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3年

4 韦珺;;诗的戏剧化,戏剧的诗化——论李轻松诗剧《向日葵》的创作意义[A];李轻松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清华;;时代的夜歌或浮世绘——关于邰筐诗歌的三言两语[A];邰筐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小英;;嵊州吹打的艺术特色[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杨德;;试论黄平苗族泥哨的艺术特色及价值[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罗小凤;;城市景观呈现中的戏剧化抒情策略——邰筐《凌晨三点的歌谣》赏析[A];邰筐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周华;王修文;;浅谈《夜走灵官峡》的艺术特色[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10 李泽林;;老团长入党记[A];老兵话当年(第七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丽娜;[N];中国证券报;2011年

2 本报首席记者 郑若麟;[N];文汇报;2011年

3 王海艳;[N];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

4 记者 苏娅;[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王新荣;[N];中国艺术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高艳鸽;[N];中国艺术报;2011年

7 商报记者 刘亚力;[N];北京商报;2011年

8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傅谨;[N];人民政协报;2011年

9 师力斌;[N];文艺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王立元 李琤;[N];中国文化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霞;戏剧话语语用修辞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朱玉宁;彼得·谢弗总体戏剧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3年

3 刘振华;中国古代早期戏剧巫傩形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易杰;萨拉凯恩:从存在的悲剧到后现代戏剧[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5 徐文正;我国新时期三部严肃歌剧音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6 贾砚农;徐渭书画接受及其风格“影蔽”问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7 卿菁;美国百老汇“整合音乐剧”[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8 王燕;哈罗德·品特戏剧话语里沉默现象的语用文体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张晓剑;绘画中的本真性理想[D];浙江大学;2013年

10 魏园;庄子之道的诗化言说方式[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莉;《九歌》研究二题[D];贵州大学;2006年

2 陶红雨;田汉建国前戏剧的民众化倾向[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一楠;电视节目:从真实中挖掘戏剧性[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4 曲德煊;早期中国电影和戏剧的交叉与分离[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周丹蕊;艾略特诗歌“戏剧性”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6 徐贺;褪去功利色彩,回归艺术本质[D];苏州大学;2007年

7 朱丽芳;音乐剧《俄克拉荷马》戏剧与音乐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亮;自律性 戏剧性和诗性[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喜;瓦格纳歌剧中音乐与戏剧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潘讯;苏州弹词《杨乃武与小白菜》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论徐渭戏剧的创新精神与艺术特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4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44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d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