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试论契诃夫两大戏剧体裁之关系

发布时间:2016-11-16 07:19

  本文关键词:试论契诃夫两大戏剧体裁之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10年第4期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10, №4 总第30期 Russi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Serial №30

试论契诃夫两大戏剧体裁之关系

董 晓

(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 210093)

提 要:契诃夫以其四部大型多幕剧奠定了他在世界戏剧史上的地位。然而,他的小型独幕剧与大型戏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独幕轻松喜剧的技巧作为艺术成分进入大型戏剧中,对大型戏剧形成独特的喜剧特质起到重要作用。契诃夫对独幕剧中人物之间交流的处理方式对大型戏剧艺术风格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大型戏剧忧郁氛围的生成与独幕剧所具有的忧郁的美学风格有必然的联系。独幕轻松喜剧所具有的幽默特质深刻影响了大型戏剧独特的幽默精神的生成。这体现了契诃夫独幕剧与大型戏剧之间紧密的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契诃夫;独幕剧;大型多幕剧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安东·契诃夫这位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戏剧发展历程的剧作家,其四部多幕剧《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通常被人们视为契诃夫戏剧艺术成就的代表,而他的独幕剧,虽因其独特清新的艺术风格,也常常被人们论及,但学界通常还是将它们视为契诃夫通向其戏剧创作高峰的一个阶段。因此,契诃夫创作于著名的四部大型多幕剧之前的那些小型独幕剧,更多的时候是人们单独加以论述的。尽管在苏联及欧美学界,已有学者发现并指出了契诃夫独幕剧与其后的多幕剧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联系(如人物类型、主题方面的对应相似性),但对于契诃夫这两类戏剧体裁之间的关系,仍多限于事实的描述而缺乏对两大戏剧体裁之间内在关系的认识。笔者以为,加深对这一关系的认识,无疑有助于加深对契诃夫戏剧整体艺术风格的把握。

1 大型多幕剧中的独幕轻松喜剧因素

《海鸥》(1895)、《万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0)和《樱桃园》(1903)这四部创作于19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大型戏剧,的确体现了契诃夫戏剧艺术的最高境界。而他的独幕剧大多创作于90年代中期之前。就此而言,,契诃夫的独幕剧显然未至其戏剧创作的成熟境界。学界所公认的契诃夫戏剧的独特艺术风格,如淡化舞台外部冲突、追求舞台抒情氛围的营造,以及内涵丰富的潜流(即潜台词)的运用等等,也是就上述四部大型戏剧而言的。不过,已有学者注意到了契诃夫大型戏剧与之前的独幕剧之间的联系。英国学者维拉·戈特列波指出了契诃夫独幕剧与大型戏剧之间的诸多事实上的联系。譬如:独幕轻松喜剧《求婚》中通过自相矛盾的方式展示人物性格刻画的方法,在其后的《海鸥》中的人物特里戈林、《樱桃园》中的人物夏洛蒂、洛巴辛身上均有体现。(Gottlieb 1982:65)契诃夫两大戏剧体裁之间最直观、最显在的联系莫过于契诃夫将其早期独幕轻松喜剧(如《蠢货》、《求婚》、《一个被迫当悲剧角色的人》等)中的滑稽幽默成分移植到了后来的大型抒情戏剧


  本文关键词:试论契诃夫两大戏剧体裁之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6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76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2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