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常德荆河戏现状考察与唱腔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9 21:10

  本文关键词:常德荆河戏现状考察与唱腔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荆河戏这一唱腔艺术经国务院批准于2006年6月9日光荣的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我国戏剧极富特色的重要构成部分,荆河戏从发展源流到音乐本体特征,无不呈现丰富的发展形态及文化内涵,而常德地区的荆河戏更是其缩影和精华。荆河戏是在湘西北地区及鄂南地区流行的一个戏曲声腔剧种,其得名是由于流传于长江荆河段。由于种种原因,对于常德荆河戏的现状考察和对其精髓唱腔艺术的研究已经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对于常德荆河戏音乐的研究虽已硕果累累,但难有真正实地艺术考察和系统性成果。本文的研究力图填补这一空缺,真实呈现常德荆河戏的生产现状并藉此展现常德荆河戏唱腔艺术的原始面貌,为了更加全面而深入认识常德荆河戏音乐唱腔艺术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等学术内涵贡献一份小小的力量。笔者根据民间音乐采集方法,带好纸笔录音录像等设备,多次跟随常德市临澧县国风剧团考察采风、实地调查收集整理分析相关原始资料,在2014年6月到2014年11月的无课时间,笔者与临澧国风剧团的二十多名演员进行对话,实地参与演出,体验演出生活。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音频、视频、文字资料。在团长易腾先生的帮助下,笔者更是有幸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萧耀庭老先生取得联系,并对老先生进行了电话和实地采访。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下,笔者希望通过自身实地挖掘呈现一个有血有肉的荆河戏,并通过对唱腔艺术的探究对声乐演唱方面有更多启发。本文将分一下几个部分进行考察和研究绪论部分,首先讲述这个音乐研究课题论文的选题的意义,其次介绍论题的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最后阐述在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常德荆河戏现状考察,实地考察荆河戏剧团:常德临澧国风剧团的经营现状,并提出发展出路,通过考察介绍常德荆河戏唱腔艺术的聚众,造势,教化功能,通过考察分析结合文献资料得出常德荆河戏唱腔艺术丰富了我国戏曲音乐的表演形式。第二章:通过对荆河戏的剧种背景与历史沿革的研究,溯源荆河戏传统唱腔的发展轨迹,观察荆河戏现代文化语境中的唱腔艺术,全面了解常德荆河戏唱腔艺术历史与现状。第三章:分析常德荆河戏唱腔的类别构造与行当分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解析其板式变化体类别,其次研究荆河戏的唱腔结构,再次了解唱腔艺术中的行当分腔,最后学习古老的二次创作方法--润腔艺术。第四章:将常德荆河戏的唱腔艺术特征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继承和发展,首先了解唱腔用嗓的基本类型与发展趋势,其次弄清楚其发声机能状态与气声运行关系,再次分析行当演唱音色变化调节,最后了解伴奏与唱腔之间的关系。学以致用写出唱腔艺术对声乐艺术的启发。
【关键词】:荆河戏 唱腔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825;J617.5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10
  • 绪论10-14
  • 一、选题的意义10-11
  • 二、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11-13
  • 三、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13-14
  • 第一章 常德荆河戏现状考察14-20
  • 1.1 常德临澧国风剧团的经营现状与出路14-16
  • 1.2 常德荆河戏唱腔艺术的聚众,造势,教化功能16-18
  • 1.3 常德荆河戏唱腔艺术丰富了我国戏曲音乐的表演形式18-20
  • 第二章 常德荆河戏唱腔艺术历史与现状20-25
  • 2.1 剧种背景与历史沿革20-21
  • 2.2 传统唱腔的发展轨迹21-23
  • 2.3 现代文化语境中的唱腔艺术23-25
  • 第三章 常德荆河戏唱腔的类别构造与行当分腔25-34
  • 3.1 板式变化体类别25-27
  • 3.2 唱腔结构27-29
  • 3.3 行当分腔29-31
  • 3.4 润腔艺术31-34
  • 第四章 常德荆河戏的唱腔艺术特征34-48
  • 4.1 用嗓的基本类型与发展趋势34-38
  • 4.2 发声机能状态与气声运行关系38-40
  • 4.3 行当演唱音色变化调节40-42
  • 4.4 伴奏与唱腔之间的关系42-43
  • 4.5 唱腔艺术对声乐艺术的启发43-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0
  • 致谢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文辉;独具特色的荆河戏[J];学习导报;2005年07期

2 何玉人;;荆楚热土的文化瑰宝——王泸《荆河戏艺术探源》的价值和意义[J];艺海;2014年01期

3 刘友军;;澧州荆河戏的声腔演变及其唱腔特色[J];艺海;2008年05期

4 孔庆夫;金姚;;探究湖北地方戏曲——荆州荆河戏[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王祚兴;;县级剧团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J];艺海;2009年07期

6 曾广寿;京剧在安乡[J];中国京剧;1994年01期

7 ;四大河派[J];湖北文史资料;1998年Z1期

8 周星林;郑军;;常德花鼓从卑微走向尊贵[J];艺海;2008年05期

9 ;建国后的汉剧学校与训练班[J];湖北文史资料;1998年Z1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马珂 刘明君 曾衡林;荆河戏:在市场中艰难求存[N];湖南日报;2006年

2 诸扬荣;好一篇“荆河戏大学”的毕业论文[N];常德日报;2011年

3 通讯员 王明义 简云勇;临澧荆河戏受热捧闹活城乡文化[N];常德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李雪芹;传承经典担在肩[N];常德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龚兴建 冯文正 通讯员 孙天会 邢忠明;道水奔流欢乐歌[N];常德日报;2008年

6 记者 熊远帆 通讯员 王明义 龚庆华 龚文君;临澧拯救六百载荆河剧[N];湖南日报;2008年

7 本报驻湖南记者 黎鑫;把青春献给这片文化热土[N];中国文化报;2012年

8 记者 陈熹;我省再添24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N];湖北日报;2009年

9 通讯员 王明义 汪进 龚文君 记者 吴琼敏;临澧恢复振兴荆河剧种[N];常德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颜嘉;澧州荆河戏的唱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易飞;常德荆河戏现状考察与唱腔艺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龙开义;湖南民间皮影戏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常德荆河戏现状考察与唱腔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6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566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1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