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中国传统戏曲的网络传播

发布时间:2017-03-25 19:02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戏曲的网络传播,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传播在自然界和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因为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存在于有生命的地方的,其中的人类传播则是在动物的传播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自然的不断进步逐渐完善的。人类在其传播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说是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人类的传播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不过,这个历史进程并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过程。而戏曲作为我国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形式,在传播过程中也是经历了口耳相传,再到印刷传播才使很多有关戏曲的传播资料流传至今,后来又经历了电子的传播时代,使戏曲与广播、电视、电影都进行了有效的结合,产生出了新的戏曲形式。时至今日,随着网络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它已经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登上了历史舞台,,它正在迅速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当然,也深刻地改变着我国戏曲的传播事业,在借助互联网的影响下,我国的戏曲传播也进入到网络传播的时代,传统的戏曲在新时期也出现了新变革,20世纪以来的一百年是传播新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百年,面对传播新技术的新挑战,我国戏曲传播也不断做出回应,主要的回应就是把戏曲艺术引入到我们的现代社会,使其在社会中广泛的传播,在这种变革的影响下,戏曲在自身的艺术形式上也进行了改革。 网络媒介与戏曲的结合对戏曲的发展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因为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具有很多传统媒介所不具有的特点,但是在现在的社会背景之下,我们也要做好戏曲借助网络媒介进行传播所带来很多层面影响的准备。所以本文就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对在网络中戏曲的传播和走向做出分析,同时发现在戏曲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本文主要针对的是戏曲在网络中的传播,分别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人类社会的各种信息都在借助网络进行更广范围的传播,所以作为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也会借助互联网进行传播,所以提出网络和戏曲的结合,进一步论述了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与戏曲结合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介绍网络对我国传统戏曲传播所呈现的优势所在。 第二部分主要从传播的角度进行分析,具体介绍网络中戏曲传播具有的特征:包括系统的开放性与全球性,信息的广容性与集成性、传递方式的交互性、信息表现形式的多媒体综合性、媒介使用的富选择性和平台性。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网络中不同传播方式的特点、功能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可以更好的认识网络在戏曲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的认识到“第四媒介”对传播我国传统戏曲的特殊价值所在。 第四部分对网络中戏曲的受众进行研究,决定戏曲在网络中命运的是受众,不单单是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以受众为轴心来分析网络中的戏曲传播,分析戏曲受众选择网络接收戏曲的动机所在。 第五部分是根据目前的状况,分析网络中戏曲传播存在的问题,了解到网络对戏曲的传播只是其中的一个方式,我们必须把戏曲自身的艺术魅力延续下去。并且针对所指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网络 戏曲 传播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82;G20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绪论11-15
  • 一、选题缘由11
  • 二、研究现状与分析11-15
  • 一 网络与戏曲的结缘15-21
  • (一)网络传播的发展和戏曲艺术结合15-17
  • (二)戏曲传播与网络媒体结合的必然性与必要性17-18
  • (三)网络对戏曲传播的优势18-21
  • 二 网络中戏曲传播的特征21-29
  • (一)戏曲资源的多元化与传播的全球性21-22
  • (二)网络戏曲信息传播的广容性和集成性22-23
  • (三)网络戏曲传递方式的交互性23-25
  • (四)戏曲信息表现形式的多媒体综合性25-26
  • (五)戏曲媒体使用的富选择性和平台性26-29
  • 三 网络中戏曲传播的方式和功能分析29-41
  • (一)戏曲在网络中的人际传播29-30
  • (二)戏曲在网络中的群体传播30-32
  • (三)戏曲在网络中的大众传播32-33
  • (四)传承戏曲文化的功能33-34
  • (五)网络是戏曲的资料库34-36
  • (六)娱乐大众的功能36-38
  • (七)网络对戏曲演员和戏曲剧团的宣传38-41
  • 四 网络中戏曲传播的受众分析41-47
  • (一)网络中戏曲受众的构成形式41-44
  • (二)戏曲受众选择网络接受戏曲的原因44-47
  • 五 戏曲在网络中传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47-55
  • (一)戏曲在网络中传播面临的问题47-50
  • (二)解决对策50-55
  • 结语55-57
  • 致谢57-59
  • 参考文献59-63
  • 附录 A63-65
  • 附录 B65-69
  • 附录 C69-7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博;;戏曲的网络传播[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焦福民;;论网络戏曲的传播特点[J];济宁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焦福民;;戏曲网站与戏曲的网络资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刘光磊;受众的嬗变——从网络传播看受众的角色变化[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1期

5 王廷信;;互联网与戏曲传播[J];戏曲研究;2004年01期

6 黄文玲,李锐锋;BBS传播的舆论引导[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林美宇;杨天熙;郑玮;;中国传统戏曲的网络传播特征及策略探究[J];文教资料;2010年19期

8 李梁;论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J];现代传播;1999年03期

9 杨燕;韩s

本文编号:267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67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8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