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歌剧《奥赛罗》中黛丝迪莫娜的人物性格

发布时间:2017-03-27 00:06

  本文关键词:歌剧《奥赛罗》中黛丝迪莫娜的人物性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意大利作曲家朱佩塞·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年)是意大利浪漫主义时期举世公认的作曲家,被誉为19世纪歌剧创作的伟大巨匠。他继承发扬意大利歌剧的传统,一生共创作了27部优秀的歌剧,以及众多合唱、室内乐和歌曲等。其中在他歌剧创作三个不同时期分别有《纳布科》《麦克白》《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命运的力量》《阿依达》《奥赛罗》《法尔斯塔夫》等名垂青史的传世之作。其中《奥赛罗》在他晚期的作品中有着深远的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是一部赋有浓重悲剧色彩的歌剧,当时人们以为他沉默了十年已江郎才尽,殊不知这正是威尔第最为惊人的震撼之作。更有记载说演出后“威尔第被掌声捧上了天,人们直到凌晨还在大街上欢呼‘威尔第万岁!”可见这部作品在意大利人民的心中居于多么至高无上的地位。本文以威尔第歌剧奥赛罗中黛丝迪莫纳的人物性格为研究对象,通过威尔第晚年笔下的感人音乐,对这部歌剧从莎翁的剧本到歌剧脚本的形成,到最终对人物角色的性格解读与分析,分别按照不同的章节逐一阐述。其中对黛丝迪莫娜性格的剖析是本文的重点。音乐上则重点阐述和分析了第四幕中《杨柳之歌》和《圣母玛利亚》这两个唱段。因为它们表现了黛丝迪莫娜无奈、冤屈面对死亡时的复杂心境,威尔第《奥赛罗》中黛丝迪莫娜性格塑造是多面而立体的,可以说是集中了种种的矛盾。一个单纯、善良,同时又具有反叛精神的她,和面对丈夫冤枉辱篾无从申辩与抵抗的她,形成强烈的冲突,这种矛盾心态的无法救赎是本文作者极力想去寻求解读与论述的。围绕这部歌剧所取材的文字原著、题材来源,以及威尔第的生平、创作历程等逐一进行必要的论述,最后以多个版本的介绍与比较作为结束。
【关键词】:威尔第 奥赛罗 黛丝迪莫娜 《杨柳之歌》《圣母玛利亚》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83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7
  • 第一章 威尔第的生平与创作7-13
  • 第一节 他的生平7-8
  • 第二节 不同的创作时期不同的风格特点8-13
  • 第二章 莎翁代表作《奥赛罗》13-17
  • 第一节 题材来源与原著作者莎士比亚13-14
  • 第二节 脚本作者博依托14-17
  • 第三章 《奥赛罗》在威尔第创作中的地位17-21
  • 第一节 威尔第老当益壮的辉煌晚期17-18
  • 第二节 黛丝迪莫娜纯洁高贵而无力反抗的悲剧性格18-19
  • 第三节 “英雄”与“狂徒”之间的人性扭曲19-21
  • 第四章 黛丝迪莫娜的主要唱段分析21-39
  • 第一节 奥赛罗与黛丝迪莫娜爱的深情二重唱《夜幕已深》21-25
  • 第二节 哀之切切的杨柳,心如止水的祈祷25-34
  • 咏叹调《杨柳之歌》(La Canzon del Salce)25-32
  • 咏叹调《圣母玛利亚》(Ave Maria,piena di grazia)32-34
  • 第三节 不同版本的介绍与简析34-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1
  • 致谢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凡;;《奥赛罗》悲剧与后殖民解读[J];求索;2005年12期

2 王娜;刘敏;;谈对比艺术《奥赛罗》的非凡悲剧[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02期

3 刘雪玲;;浅析《奥赛罗》的重复艺术[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3期

4 韦虹;黄顺红;;从另一角度看《奥赛罗》[J];中国戏剧;2007年01期

5 李春芳;;《奥赛罗》的原型新解[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6 戴京P;;欧洲种族文化冲突在《奥赛罗》中的体现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7 沈雅洁;;英雄的悲剧——浅析悲剧净化论在《奥赛罗》中的体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8 邓雪芹;于凤保;;论“圣经”原型视角下的《奥赛罗》[J];名作欣赏;2012年36期

9 吴江;吴晓铃、杨宪益与外国朋友谈京剧《奥赛罗》[J];戏剧报;1983年07期

10 洪欣;《奥赛罗》与《碧玉簪》[J];剧艺百家;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俊容;;从《奥赛罗》中的三个女性形象看女性生存困境[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麻文琦;《奥赛罗》,黑色的?有病的?[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任海杰;“不能说是最好的,但却是最难的”[N];音乐周报;2004年

3 郭成功;歌剧《奥赛罗》即将上演[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阿兰·德波顿 英国著名作家;温和的成功哲学[N];文汇报;2013年

5 伍斌;用经典听“热”观众耳朵[N];解放日报;2004年

6 崔寒;歌剧《奥赛罗》将首次登上内地舞台[N];中国文化报;2000年

7 北京商报记者 姜琳琳;质量提上去,票价降下来[N];北京商报;2013年

8 梁秉X;“中国莎士比亚”谈莎士比亚[N];中国经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莎萍;二元对立原则与《奥赛罗》[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2 羿莉;格雷马斯理论及《奥赛罗》中的女性悲剧分析[D];国际关系学院;2008年

3 李倩;歌剧《奥赛罗》中黛丝迪莫娜的人物性格[D];上海音乐学院;2015年

4 李慧子;心理分析与悲剧观念[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5 李s

本文编号:269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69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b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