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非遗保护视野下鄂尔多斯婚礼舞台化进程

发布时间:2017-06-07 08:43

  本文关键词:非遗保护视野下鄂尔多斯婚礼舞台化进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广阔的蒙古高原上,世代居住着以祭奠成吉思汗为向心鄂尔多斯部。“鄂尔多”蒙古语含义为“宫帐”,“斯”是蒙古语中表示复数的词汇,由此可知“鄂尔多斯”意为“众多的宫殿”。鄂尔多斯婚礼是其传统民俗中重要组成部分,至今活态传承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历经七百年的流传演变,与该地区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及其艺术审美形成密切联系。鄂尔多斯婚礼中的传统歌舞具有引导仪式进行的特殊功能性,是蒙古族文化意蕴的集体展示,亦是我们研究蒙古族传统歌舞艺术的重要载体。当今文化变迁背景下,观察和研讨鄂尔多斯婚礼中传统歌舞艺术的传承与变迁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积极推广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以“鄂尔多斯婚礼”为题材的歌舞类作品不断涌现。经过长期的创作积累与舞台实践,2005年《鄂尔多斯婚礼》以大型歌舞剧的形式面世。鄂尔多斯歌舞剧院精心打造排练演出的《鄂尔多斯婚礼》,曾多次荣获国家级和自治区各类大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丰厚的经济效益,为把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民族成文化强区作出了贡献。本文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主线,以文化变迁中的鄂尔多斯婚礼歌舞艺术及大型歌舞剧《鄂尔多斯婚礼》为主要研究对象,理论结合实践对其进行梳理及分析。结合市场运转规律和需要,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如何把握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并针对文化变迁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后的发展提出具体建议和设想。渴望得到行政管理部门、文艺团体的支持和专家学者们的认可,为传统民族艺术的继续创新和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由绪论、鄂尔多斯历史文化概述、从民间走向舞台的鄂尔多斯婚礼、舞台化演出促非遗保护模式、结语等五个部分组成。
【关键词】:鄂尔多斯婚礼 非遗保护 传统仪式 舞台化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82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2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8-9
  • 1、研究缘起8-9
  • 2、研究意义9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9-10
  • 1、鄂尔多斯婚礼的民俗学研究9-10
  • 2、鄂尔多斯婚礼仪式音乐研究10
  • 3、大型歌舞剧《鄂尔多斯婚礼》研究10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10-12
  • 1、研究思路10-11
  • 2、研究方法11-12
  • 一、鄂尔多斯历史文化概述12-17
  • (一)鄂尔多斯文化12-13
  • 1、鄂尔多斯概述12
  • 2、鄂尔多斯多元文化传统12-13
  • (二)鄂尔多斯民俗礼仪与婚礼概述13-15
  • 1、鄂尔多斯民俗人生礼仪概述13
  • 2、传统鄂尔多斯婚礼概述13-15
  • (三)鄂尔多斯民间音乐概述15-17
  • 1、民间歌曲15-16
  • 2、民间歌舞16-17
  • 二、从民间走向舞台的鄂尔多斯婚礼17-31
  • (一)鄂尔多斯地区婚礼文化变迁三个阶段17-18
  • (二)文化变迁中的鄂尔多斯婚礼18-24
  • 1、空间变化18
  • 2、程式变化18-19
  • 3、鄂尔多斯婚礼音乐的传承与变迁19-24
  • (三)舞台化《鄂尔多斯婚礼》24-29
  • 1、《鄂尔多斯婚礼》舞台化进程概述24-25
  • 2、小型歌舞剧《鄂尔多斯婚礼》25
  • 3、大型歌舞剧《鄂尔多斯婚礼》25-29
  • (四)从民间走向舞台的鄂尔多斯婚礼29-31
  • 三、以舞台化实践促非遗保护之新模式31-35
  • (一)正面影响31-33
  • 1、传承传统的文化审美31-32
  • 2、保护民间濒临消失的仪式过程32-33
  • 3、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范围33
  • (二)负面影响33-34
  • (三)传统与舞台融合发展之新模式34-35
  • 结语35-38
  • (一)鄂尔多斯婚礼的存承空间35
  • (二)传统鄂尔多斯婚礼与歌舞剧《鄂尔多斯婚礼》之异同35-36
  • (三)蒙古族传统文化舞台化发展的必然趋势36-38
  • 参考文献38-40
  • 致谢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玲;蒙古族的自然崇拜[J];殷都学刊;1994年04期


  本文关键词:非遗保护视野下鄂尔多斯婚礼舞台化进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8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428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f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