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欢迎访问安徽大学外语学院网站

发布时间:2016-08-10 13:12

  本文关键词:戏剧独白诗中的说话人——以丁尼生、勃郎宁和艾略特的诗作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国家级以上学术刊物论文

 

2001年:

1.莎剧李尔王中的象征   华泉坤  《外国语》2001.2;

2.莎剧李尔王中的意象评析  华泉坤 《外语研究》2001.3;

3.读《水面线下》  陈正发  《外国文学》2001.2;

4.《生命的赞歌·自然的啸声》(刘玉敏)周方珠  《山东外语教学》 2001.2;

5.论词的搭配语义——兼评Leech的搭配语义观  朱跃 《外语教学》 西安外国语学院  2001.6;

6.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田德蓓《外国文学研究》2001.1;

7.《翻译研究的综合方法》述评  田德蓓 《外国语》2001.2;

8.利弗威尔文学翻译研究的新模式  田德蓓 《中国比较文学》2001.2;

9.彼得·凯里其人其作   张明   《外国文学》 2001.4;

10.“新派”先锋彼得.凯里  张明   《外国文学》 2001.4;

11.Syntagme:涵义及翻译  凌晨《福建外语》2001.3;

12.《梦魔的后代》:文化身份  凌晨 《福建外语》2001.5;

13.语内文化差异与翻译  凌晨 《法语学习》 2001.1;

14.约翰·莫里森对劳森传统的超越   陈兵 《外国文学》 2001.3;

15.英语快速阅读教学:观念、方法及应用  胡健  《国外外语教学》   2001.3;

16.试论法律英语的词法和句法特点  穆可娟  《福建外语》  2001.1;

17.英汉科技翻译中的连接重构  范祥涛  《中国科技翻译》 2001.4;

18.A Compariso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in Two State-Funded Universities: Anhui, China And Towson, Maryland 李永芳  Journal of Teaching in Information Business 2001,Vol.13(1);

19.日本外来缩略语的语形结构 奚欣华  《中国科技翻译》 2001.1;

20.试论法语句子成分的强调表达法及应用(上)肖红 《法语学习》 2001.4;

21. 试论法语句子成分的强调表达法及应用(下) 肖红 《法语学习》 2001.5;

22.关于两个英语教材评估标准   张雪梅《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2;

23.反馈、二语习得、语音教学  张雪梅 《外语界》 2001.2.

 

2002年:

1.边缘人的社会写真  陈正发《外国文学》2002.6;

2.论文学模糊的意义  周方珠 《山东外语教学》  2002.5;

3. O.C-布卢姆短篇小说的后现代叙事方式  田德蓓 《外国文学》   2002.6;

4.以色列后现代作家O.C-布卢姆  田德蓓 《外国文学》 2002.6;

5. 弗兰克·穆尔豪斯和意大利“新派小说”   王晓凌  《外国文学》  2002.1;

6. 论Ode的翻译  陈兵 《山东外语教学》2002.1;

7. 《赶牲畜人的妻子》——评亨利·劳森、墨里·贝尔、弗兰克·穆尔豪斯的三篇同名小说  陈兵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6;

8.Z.Dornyei的外语学习动机三层次说与口语教学  胡健 《山东外语教学》  2002.1;

9.新西兰殖民社会的生动画卷——比较简·曼德两部乡村小说的艺术特色   胡健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2;

10.谈谈商标的英译   周邦友  《光明日报》  2002/8/15;

11.弘扬还是颠覆——评《贝娄的〈赫索格〉》   戚涛  《外国文学》   2002.3;

12. 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   范祥涛 《中国翻译》  2002.3;

13.征兆、寓言、哲理——析读图尼埃的小说《桤狂》肖红《当代外国文学》2002.1;

14. 试论傅雷的翻译观 肖红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3;

15.创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英语写作课堂  许庆红 《山东外语教学》   2002.4.

 

2003年:

1.理查森的小说世界陈正发 《外国语言文学》 2003.2;

2.生物学词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周方珠 《中国科技翻译》2003.2;

3.亦幻亦真,畸形人生——读珍妮物·费雷姆的《猫头鹰在哀叫》张明 《外国文学》 2003.4;

4.谁解其中味——兼谈《萨加》的叙事策略凌晨 《外国文学》 2003.2;

5.逃避·反抗·痛苦——评雷厄姆·格林的《布莱顿硬糖》陈兵 《外国语言文学》  2003.1;

6.丛林法则·认同危机与东西方的融合——论吉卜林的《丛林之书》陈兵 《外国文学评论》2003.2;

7.《丛林之书》的多视角研究  陈兵 《外语研究》2003.5;

8.“超越自我,限制自我”——论当代澳大利亚女作家伊丽莎白·歌利的个性创作  许庆红《山东外语教学》2003.2;

9.英语写作中词的组合和选择詹全旺 《山东外语教学》2003.3;

10.小议“Wenn”句 鲍士月 《德语学习》2003.4;

11.翻译多层次论的多维描写   范祥涛  《外语教学》  2003.3;

12.走出异化的阴影,寻找迷失的自我——马洛夫早期小说主题探析  朱蕴轶 《当代外国文学》2003.3.

 

2004年:

1.《荒原》的宗教主线的重新探讨  洪增流   《外国文学》   2004.5;

2.双角色人物的原型与定位  洪增流   《外国文学评论》   2004.4;

3.《兔子,跑吧》中的世俗化宗教主题探讨  洪增流 谷婷婷 《当代外国文学》 2004.4;

4.从“全在”到“全不在”——论美国文学中的上帝形象的变迁  洪增流 《外语研究》  2004.3;

5.中英意象诗言意之辩  周方珠  《山东外语教学》  2004.1;

6. 中英商业购物中“拒绝”言语行为对比研究朱跃《外语教学》2004.1;

7.论人的认知与语义的不确定性  朱跃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4;

8.实证研究道德谈   朱小美 《外国语》  2004.3;

9.普通畴模糊性的认知分析  胡健  《山东外语教学》   2004.3;

10.测试评估(英文)  张红霞   《中国英语教学》   2004.6;

11.语法听写——在课堂互动和显性二语知识练习中学习写作   张红霞 《课程·教材·教法》   2004.9;

12.法位实用写作修辞  张红霞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9;

13.短文听写测试评分制评析   张红霞 《山东外语教学》  2004.2;

14.电子档案——外语写作测评的新理念和新方法  张红霞   《外语电化教学》  2004.1;

15.Revisiting the Drawbacks of Brown Levinson’s Politeness Theory 詹全旺 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4.6;

16. 霍桑对爱默生验主义的结构   戚涛 《外国文学》   2004.2;

17.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新批评解读   戴琳 《山东外语教学》  2004.4;

18.Non-public Collegiate Education in Modern P.R.China 李永芳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Journal  2004;

19.现代流亡知识分子的无限性反思后殖民解读《河湾》  汪家海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2.

 

2005年:

1. 霍普和他的诗歌创作   陈正发 《外国文学》2005.1;

2. 意义与思维模式   朱跃《山东外语教学》 2005.1;

3. 首要子句、次要子句与信息传递  朱跃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

4.当代国外有关模糊语言学的主要研究简评  朱小美 《当代语言学》2005.3;

5. “谈列文森等级数量含义”  朱小美《山东外语教学》2005. 2;

6.《基姆》:殖民主义的宣传还是东西方的融合  陈兵 《外国文学》2005.2;

7.殖民主义的矛盾——吉卜林早期印度题材小说研究  陈兵 《外语研究》2005.4;

8.戏剧独白诗中的说话人——以丁尼生、勃郎宁和艾略特的诗作为例  陈兵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5;

9.“对话的不可完成性”质疑 胡凤华 《山东外语教学 》2005.1.

 

2006年论文

1.  吉卜林与英国短篇小说   陈兵 《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第2期

2.  《所罗门王的宝藏》:殖民掠夺的合法性问题   陈兵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3.  英国历险小说:源流与特色   陈兵  《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4.  《玛丽·达里厄塞克的反传统异化视角》   陈敏  《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第6期

5.  《回忆沉思、虚幻记实——杜拉斯影片广岛之恋的新小说特质》   陈敏  《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第3期

6.  也谈 “归化”与 “异化”   陈正发  《外语教学》2006年第1期

7.  “她们自己的文学”—-当代澳大利亚妇女文学创作述评    陈正发 《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8.  《解读玛格丽特.德拉布尔早期小说创作中的‘自我指涉’现象》  戴琳 《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二期

9.  父亲是一种隐喻——试析拉康的“父亲之名”在杜拉斯作品中的能指作用   范荣  《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5期

10.      《四首四重奏》中的自赎之路   洪增流  于元元 《外国文学》,2006年第3期

11.      冯内格特小说中宗教思想探微   洪增流  《外语教学》,2006年第2期

12.      《日瓦戈医生》中的俄罗斯命运  胡凤华《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第1期

13.      《歌曲译配—中俄文化交流的特殊桥梁》 胡凤华 《中国俄语教学》2006年第4期

14.      理智丧失后的大智——李尔王的“疯癫”与尼采美学中酒神式智慧  华泉坤《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6期

15.  舒克申短篇小说《师傅》的叙事特征   石洪生  《俄罗斯文艺》2006年第4期

16. 师傅 石洪生  《俄罗斯文艺》2006年第4期

17.《浅谈日语“直接话法”的非直接性》 唐千友《外语学刊》2005年第7期

18. 《论日语“直接话法”的非直接性》 唐千友 《外语研究》2006年第3期

19.〈李尔王〉文本〈圣经〉元素探析 王晓凌 江淮论坛  2006. 5

20现代悲剧里的罪与罚     詹春娟    《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第5期

21. 英汉元音语用功能的象似性阐释     詹全旺    《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第1期

22. 话语分析的哲学基础      詹全旺    《外语学刊》2006年第2期

23.《送元二使安西》英汉语篇功能对比研究    朱小美 张军   《国外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

24. 当代国外有关模糊语言学的主要研究简评     张 明 朱小美  《语言文字学》(人大复印资料)2006.1

 

 

2006年著作

1.《德语应试速记手册》  鲍士月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9

2.《递证推理与言语理解》 胡健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3.《中国翻译通史》  马祖毅等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

4.《汉英篇章结构对比研究》 杨玲 安徽科技出版社2006

5. 《总评法与分项法的测试交互性——大学英语课堂写作测试研究》    张红霞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 社2006.12

6.语义论  朱跃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 《大洋洲文学选读》  陈正发 张明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11.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1级2级语法   奚欣华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12.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3级/4级语法  蒋奇武 社

13.《商务日语文章选读》  唐千友 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年2月

14.巧听英语新闻广播  李民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

 

 

 

著作

专著:

1.《汉籍外译史》 马祖毅、任荣珍 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1;

2.《英汉翻译原理》周方珠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2.3;

3.《翻译多元论》周方珠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5;

4.《英语与社会》朱跃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1.12;

5.《南太平洋文学史》王晓凌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0;

6.《瓦·马·舒克申60年代短篇小说的情节学研究》 石洪生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10.

7.

 

编著:

1.《人与自然》 洪增流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5;

2.《情暖人间》 洪增流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5;

3.《美丽国度》 洪增流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12;

4.《英美文学经典——美国小说》洪增流 戚涛 张玉红 柯扬茜 周芳琳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2;

5.《英美文学经典——英美戏剧》洪增流 肖淑慧 张玉红 戚涛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2;

6.《英语典故词典》 华泉坤 陈正发 周方珠 商务印书馆 2001.9;

7.《大洋洲文学选读》陈正发 张明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3;

8.《回顾与展望》 陈正发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3;

9.《当代英语动词短语用法词典》周方珠 胡健 杨玲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7;

10.《外国文学翻译在中国》 田德蓓(参写)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3.12;

11.《英语阅读技巧教程》 王晓凌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9;

12.《英国小说》 肖淑慧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2;

13.《法语语音入门》陈敏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

14.《英语常用外来语双解辞典》 王敏(参编) 安徽科技出版社 2004.

15.《怎样赏析诗歌》 陈兵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1.

 

译著:

1.《“所罗门”知道她飞翔》 洪增流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4;

2.《中国档案精粹——安徽卷》 洪增流 高婧婧 王彦喜 香港零至一出版有限公司 2001.5;

3.《夜色温柔》陈正发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3.8;

4.《跳舞场》 田德蓓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1.9;

5.《想做上帝的Bus司机》田德蓓 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4;

6.《嘉莉妹妹》 朱小美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3.8;

7.《萨加》 凌晨 译林出版社 2002.8;

8.《龙岛》奚欣华 海天出版社 2002.2;

9.《金星上的背叛》鲍士月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2.11;

10.《红与黑》 肖红 安徽文艺出版社(再版) 2003.9;

11.《个性化社会》 范祥涛 上海三联书店 2002;

12.《气球上的五星期》(简写本) 朱玉彬 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6;

13.《阴冷的坟墓》 俞莲年 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1;

14.《呼啸山庄》俞莲年 杨善禄 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1;

15.《罗曼·罗兰》 杨善禄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2.8;

16.《情不可挡》许磊(参译)译林出版社 2003.1.

 


  本文关键词:戏剧独白诗中的说话人——以丁尼生、勃郎宁和艾略特的诗作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0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90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e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