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评析

发布时间:2021-12-22 19:14
  上世纪七十年代伊始,我国音乐创作已然进入到探索中西音乐交融的阶段,尤其是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迎来了“土”与“洋”相结合的思潮。一九五九年,第一部琵琶叙事交响乐作品《十面埋伏》,一九七二年琵琶协奏曲的开山之作《草原英雄小姐妹》奠定了琵琶音乐创作“西化”的碑石,同时极大地激发了民族音乐的创新思潮。由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三人合力完成的《草原英雄小姐妹》是一首运用西方“协奏曲”体裁与中国民族音乐深入结合的代表性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品通过草原牧歌、与暴风雪搏斗、在寒夜中前进、党的关怀记心间、千万朵红花遍地开五个部分,去描绘蒙古族小姐妹在暴风雪中奋力抢救公社羊群的英雄事迹。五个部分自成一格,却又融会贯通,相互关联。本文着重探究作品意义及价值,通过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说明选题的来源以及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意义。音乐作品映射时代特点,时代特点又作用于音乐创作。了解音乐背景故事,对于理解音乐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因此第二部分从作品背景故事以及作品音乐元素出发,阐述创作者吴祖强、刘德海、王燕樵三人的创作心路历程,作品在公演道路上经历的困难,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第三部分着重探究作品的审美价值,首先... 

【文章来源】: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评析


呈示部“草原放牧”为主部,分为两个较为鲜明的主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琵琶协奏曲《春秋》的演奏与创作探究[J]. 王欣洁.  艺术评鉴. 2016(13)
[2]琵琶协奏曲《春秋》的演奏与创作之探究[J]. 王欣洁.  艺术评鉴. 2016(08)
[3]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探讨[J]. 梁莹.  黄河之声. 2016(04)
[4]浅析琵琶右手演奏技法在协奏曲《花木兰》中的运用[J]. 王健.  黄河之声. 2014(02)
[5]琵琶协奏曲《祝福》的钢琴伴奏分析[J]. 刘彭.  齐鲁艺苑. 2013(05)
[6]音乐价值的由来及其本质[J]. 明言.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2(03)
[7]论琵琶独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音乐语言表现力的多元性[J]. 李泽洋.  音乐时空(理论版). 2012(07)
[8]琵琶协奏曲《花木兰》音乐分析[J]. 申琳.  大舞台. 2012(04)
[9]长调民歌的腔词关系及旋律结构[J]. 博特乐图.  中国音乐学. 2011(01)
[10]蒙古族短调民歌旋律中的“马步节奏”内涵[J]. 李世相.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0(04)

博士论文
[1]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 张晓娟.福建师范大学 2010
[2]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 相西源.上海音乐学院 2005

硕士论文
[1]文化碰撞与融合中琵琶音乐的发展[D]. 应锦阳.上海音乐学院 2014
[2]论中国琵琶艺术的世界性[D]. 高文馨.福建师范大学 2013
[3]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的演奏感悟[D]. 甘雷.上海音乐学院 2013
[4]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及演奏艺术研究[D]. 史珺.上海音乐学院 2013
[5]论中国琵琶发展的三次高峰[D]. 于源春.中央音乐学院 2011
[6]浅析建国后至今琵琶作品的创作和发展概况[D]. 薛婧.西安音乐学院 2010
[7]民族器乐协奏曲创作实践研究[D]. 周婕.上海音乐学院 2009
[8]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琵琶音乐创作的多元性阐释[D]. 刘婧.福建师范大学 2006
[9]琵琶文化论[D]. 孙丽伟.福建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46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546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f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