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试论认知语法的“特色”

发布时间:2015-02-10 09:29

  摘要:认知语法的出现标志着语法研究由注重形式转向了注重意义,将形式与意义密切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认知语法强调用语法以外的因素来解释语法现象。认知语法不仅要解释已固化的语法单位,而且还要解释运用已有象征单位组成新单位的创造力。认知语法为解释语法具有生成力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统一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认知语法认知构式识解


  一、认知语法的出现
  “认知语法的出现标志着语法研究由注重形式转向了注重意义,将形式与意义密切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认知语法”从名称上看似乎是对语言的认知研究范式的统称,其实是对Langacker语言研究的专指。认知语法脱胎于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其主要学术主张都是对生成语法的反动。
  认知语法通常指以Langacker为代表的一派认知语言学家所从事的研究,强调用语法以外的因素来解释语法现象。Langacker所创建的认知语法,主要运用“象征单位”和“识解”等来分析语言的各个层面,包括词素、词、短语、分句和句子。
  “认知语法以体验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为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种种认知方式是如何形成和约束语法构造的,并深入解释语法规则背后的认知方式和心理基础,以及构造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仔细描写人脑在使用语言和形成规则时的心智活动,以及人们掌握语言单位和构成更大构造的能力。认知语法尝试给语法范畴和语法构造作出一个较为系统的、一致的解释,从而为语法解释找经验和概念上的理据。”
  二、认知语法研究的“新思路”
  认知语法彻底摒弃了传统语法中的词类划分、句法分析的老套方法,不主张区分词汇结构和句法结构,也不依赖传统语法中常用的名词、动词、主语、谓语、宾语等术语,认为这些传统分析方法作为一个理论缺乏一致性、统一性和系统性,因而缺乏充分的解释力。认知语法研究的新思路主要包括:
  1.语言和句法不是自治的,具有体验性;
  2.以语义(概念化)分析为基本出发点;
  3.依据几种基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来对语法作出统一解释;
  4.只设三个单位:音位单位、语义单位和象征单位;
  5.用“识解”来描写语法;
  6.坚持整合观,接受部分组合观;
  7.语法具有象似性;
  8.语法具有模糊性:词素、词汇、词法、句法构成一个连续体;
  9.通过典型事件模型解释英语基本句型。
  认知语法还有一个更高的目标,它不仅要解释已固化的语法单位,而且还要解释运用已有象征单位组成新单位的创造力。因此认知语法为解释语法具有生成力(productivity)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统一的理论框架。
  三、认知语法的“构式”
  认知语法认为语法是由语法范畴和语法构式组成的,构式不是部分的总和。语法构式是复杂的概念结构和表达这个概念结构的方法之间的配对结合,语法构式包括在概念极中对认知功能的限制,如已知和新知信息、注意焦点等。每一个语法构式还陈述若干限制,即对某一语言中复杂内容如何在音位上表达的限制。每一个语法构式可表明:
  1.语法构式各部分的意义如何连接成整个构式的意义;
  2.概念组合如何用语言形式表达;
  3.通过上述两点可表达什么样的附加意义和认知功能。
  (一)语法构式的多义性
  语法构式就像词汇一样,也可能是多义的。在语义极有许多系统性相关的概念,形成了辐射性范畴,表达了这种多义性。
  (二)语法构式的体验性
  语法构式不是把无意义的形式任意地置放在一起,而是表现了人类组织基本经验的方法。
  (三)语法构式的合成型
  语法构式陈述、概括、描述语法形式是如何被用来表达特定概念内容和认知功能的。每一个语法构式可被视为一个条件,管辖着语言表达复杂概念的方式。语法构式通过叠置组合而成,如果符合共同的条件,就能相互适合,被置于一起。一种语法构式陈述一些限制,在这些限制下,其他语法构式就能相互结合。
  在认知语法中,一个句子的语法构式是由多个语法构式给定的。每一个语法构式有一个层级性语义结构的语义极和一个层级性表达结构的音位极。概念范畴具有概括性,是在个别概念层次之上的。这些概念范畴包括特性、事物、过程、方式等。
  四、认知语法的“识解”
  语义是语言的核心,而语义的核心是识解。识解使得语言使用者可以用各种不同方式来看待相同的和不同的事件和语言行为。语言由此而变得更加复杂和灵活。
  识解指的是人们的认知能力,不同的认知方式作用于同一情景,导致了不同的语言表达和不同的意义。研究人们的不同的认知能力在语言表达中的具体体现正是认知语言学的总体任务。
  把动态的认知过程引入语法分析,是认知语法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同样一个对象,由于认知视点的不同,会影响人们选择不同的句式去表达。认知语法把这种认知视点变换与语言结构选择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叫作“识解/诠释(construal)”。“识解”即听话人和说话人倾向于对某个特定情景形成无穷的理解。
  比如我们面前放了一只盛有半杯水的杯子,不同的人因为观察角度的不同,就会选择不同的句式:
  A.The glass with water in it.里面有水的杯子。(观察视点是杯子)
  B.The water in the glass.杯子里面的水。(观察视点是水)
  C.The glass is half-full. 杯子装了一半的水。(观察过程是从杯底往上看)
  D.The glass is half-empty. 杯子一半是空的。(观察过程是从杯口往下看)
  对同一个客体的四种不同表述,反映了不同的认知识解。这些不同的认知视点或者过程,影响了句式的选择或者表述内容的差异。
  诸如名词和动词、主语和宾语这样的基本句法范畴,是对它们所指概念内容的抽象的(图式化的)语义识解。这些基本句法范畴都有基本意义,但都是在人们对经验作出各种识解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所以Langacker创建了一套分析句法范畴的语义识解系统(精密度、辖域、背景、视角、凸显)。在跨语言对比时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相同的意义范畴,但这些相同意义范畴的识解却因语言而异。这成为认知语法的一项主要内容和一个重要特点。
  例如:英语的“sick”被识解为一个形容词,具有非时间性,是总体扫描的结果,因此它需要借助表示时间的系词“be”(为顺序扫描)来表示。而汉语的“病”则被识解为动词,属于程序性扫描,本身就具有时间性,因此不需借助系词构句。
  “识解”,特别是其中的凸显原则,包括侧面与基体、射体与界标,对语言理解和语法分析既十分新颖,又非常实用,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例如:1.解释词义;2.划分词类;3.分析所有格构造;4.描写基本句型;5.分析分句主语和宾语的择用情况;6.解释语法构造;7.解释隐喻和换喻。
  语言使用事件是一个实际的语言使用行为,无论是语言表达式的选择,语言资源的利用还是非语言资源如记忆、规划、问题求解能力、百科知识以及对社会、文化和话语语境的把握,都是由语言使用者控制的。即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使用者的主体性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语言使用中的语义建构离不开语言使用者的识解。
  五、认知语法的“研究范式”
  认知语法是从生成语法的阵营中分离出来的,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这种范式的具体特征包括:语法结构的自然性,概念的统一性,语法结构必须满足内容要求的原则,语法和语义具有互释性,语法结构的最大化特征,具体化单位和结构图式间的不可还原性,语法抽象的过程具有自下而上的特性,语法网络模型的各结点通过延伸、具体化和相似性链接,网络模型各结点具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凸显性和被说话人接受的程度。
  所有这些特点的理论基础包括三个方面,即语言单位具有象征性特征、语言结构基于用法模型的特征、语法结构呈网络模型的特征。在理论基础的这三个方面中,语言单位的象征性特征又是最根本的,它决定着另外两个方面。因为象征结构的语义极(semantic pole)是人对客观情景的概念化,包含了人的识解,这就把语言的使用(即“用法”)提到了本体论的地位,并在使用中抽象出各级结构图式,因而使包含结构图式和具体化单位的语法系统呈网络模型。

 

  六、认知语法的“最大化”
  生成语法理论的最新发展体现了一种简约主义,以最简方案为指导的生成语法研究旨在揭示语言理论最基本的运算规律。古典生成理论有三个信条,其中之一就是经济原则,认为语法应以最简约的规则对尽可能多的语言事实作出解释。另外两个信条为“生成性原则”和“可还原性(reductionism)原则”。
  生成语言学认为,语言可以被描述成一个算术系统,因而语言学就像逻辑数学中的自动理论一样是一门形式科学。乔姆斯基在寻求离散的范畴和绝对的原则的时候,严格遵循“经济”的原则,即在建立某一语言的语法时,将“经济”放在首位,并且认为冗繁的陈述意味着丢失有研究价值的概括。
  与此相反,Langacker将语言比喻成“生物”。在他看来,尽管语言中的某些方面或许具有离散性和算术性,但总的来说,语言更像是一种生物体,与心理的精确性相比,对“经济”的考虑应退居其次。在对语言结构的认知表述中,冗繁应该是允许的。有鉴于此,认知语法是“从繁”的(maximalist),而生成语法所信奉的语法模式是“从简”的(minimalist)。例如“最简方案”是乔姆斯基理论近二十年来的最新发展。该理论强调关于语言的陈述应尽可能简单而具有普遍性。所有的表现形式和生成过程应该尽可能经济,解释语言现象的工具应该尽可能少。
  “从简”是指应采用最少的必需的理论上和描写上的装置来描写语法,即:语法越简单越好。一个“简化”了的语法模式假设:如果某语法的规则能充分描写某一特定结构的构成,那么,该结果就完全没有必要单独在该语法列出来。
  认知语法信奉的是基于用法模式。基于用法模式致力于研究语言运用对语言知识的形成和表征的影响。它是同生成语言学的语法表征模式相对立的。后者认为,只有语法形式结构决定它在说话人头脑中的表征,而基于用法模式认为,话语的运用也起作用,尤其是运用语法形式结构出现的频率。换言之,语言知识的运用和表征对使用的频率是很敏感的。
  与语言单位的象征性特征一样,语法结构基于用法模式也是认知语法的基本特征,而且也是在抛弃生成语法基本理论原则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认知语法中语言知识的范围比传统看法要广。基于用法模式在语言描写中采取的是“从繁”的原则,认为语言系统是约定俗成单位的庞大的、高度冗繁的总汇。这些单位从非常概括的到非常具体的,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基于用法模式从实际存在的语言单位入手,,在语言单位的基础上抽象出不同抽象程度的结构图式。语法不仅包括结构图式,也包括成为了单位的语言结构。此外,认知语法认为语法模式应该是非简化的。语法应该包括描写具体结构的规则或句型和与此相关的个别知识与经济原则相反,认知语法将具体化单位归入语法,体现了认知语法的“最大化”特征,而经济原则体现的是“最小化”特征。
  七、认知语法的“语法观”
  认知语法的理论基础是它不同于生成语法的关键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
  1.语言单位(包括结构图式和具体化单位)的象征性特征。
  2.语法结构基于用法模型的特征。
  这两个特征决定了认知语法关于句法、语义与音系的总体理论框架。
  3.语法结构具有网络模型的特征。
  该特征是对认知语法结构形成的概括。
  在乔姆斯基学派中,语法是一种形式演算,这样的形式演算可以通过一套规则系统加以描述,规则具有高度的形式化特征,独立于语言表达所蕴含的意义。语法系统包含几个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可以看作是一个组件。每个组件可以划分为规则子系统和原则子系统,规则子系统就是语法组成部分。
  生成语法认为语法(特别是句法)是独立于词汇、语义以外的系统;语法范畴建立在形式的而不是意义的基础上;说话人可以不管意义,只要根据语法结构就能决定哪些句子造得好。在生成语法的范式中,语法是一套可以生成具体语言的深层规则。生成语法认为语言是按一定顺序排列、含义固定的符号串,语法是生成符号串的系统。语法及语言结构只关乎符号逻辑,与具体意义无关,与语境无关,与社会功能无关。
  认知语法认为,语法是由语法范畴和语法构造组成的,构造不是部分的总和。语法构造是复杂的概念结构和表达这个概念结构的方法之间的配对结合。语法构造不是把无意义的形式任意地置放在一起,而是表现了人类组织基本经验的方法。
  Langacker认为,语法就是用来将象征单位逐级组合成较复杂的象征单位格式。一个典型的语法结构通常是一个复杂的象征单位。语法本质上是符号性的,不能离开语义和语音结构而独立;语法只要用符号单位就能描写,词汇、句法组成了一个符号结构的连续体;一些语法范畴(如名词、动词)都可在意义上界定;决定句子是否造得好是一个程度的问题,需要考虑到语义和语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语法构造就像词汇一样,也可能是多义的,它是复杂的概念范畴、认知功能与表达它们的方式之间的配对连接体。
  认知语法将语法看作是“传统语言单位的结构化清单”,是象征符号的“清单”(inventory)。语法与其说是一个规则系统,不如说是不同层次的象征符号(从语素到句子到语篇)组成的“清单”,这些象征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语法的这一“清单”特征也同时通过明显的拒绝语法的“过程”或“建构”特征而得以突出强调,而强调语法的“过程”或“建构”特征正是生成语法理论的特色,生成语法理论认为语法本身能够具体地规定句内项目的良好组合。语法仅是语义内容的一个结合体和象征体。
  生成语法认为生成结构的语法是自治的,与人类的体验无关,而认知语言学家则认为无论是结构还是语法都是体验性的。语法是对概念进行符号化的能力。对语法的限制不仅受抽象形式的限制,也要受神经和身体经验的限制。语言结构生来就是扎根于身体经验的。基本语法范畴和受语法结构限制产生的语言结构,是从我们体验性结构中获得的。语法不是抽象的形式系统,而是一个神经系统,语法的特征就是人类体验性神经系统的特征。语法包括高度结构化的神经连通,将大脑中的概念方面和表达方面连接起来,包括语法范畴、语法结构和词汇项。
  认知语法在处理语法问题时有独到之处,与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有很大区别。生成语法是一种生成装置,具有构建性;认知语法则认为语法仅仅给说话者提供了象征资源的总汇。运用这些资源构造和评价恰当表达的是说话者,而不是语法。
  八、结语
  生成语法比较注重形式,而认知语法比较注重意义。乔姆斯基强调语言获得中内在的认识能力,并在较为抽象的层面上论证语言习得的逻辑前提,分析语言的形式结构和各种带有普遍意义的限制条件,带有浓厚的经院色彩。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强调人的一般的认知能力和百科知识对语言理解的重要性,并以直观的“概念”为核心来消解词汇、词法和句法之间的理论界线,带有浓厚的世俗色彩。

 



本文编号:13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3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4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