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排他性范围副词的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30 03:24

  本文关键词: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排他性范围副词的偏误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汉语排他性范围副词是副词的一个重要次类,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偏误。本文以排他性范围副词为研究对象,基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偏误语料,对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排他性范围副词的偏误进行系统分析,并针对偏误原因提出教学策略。论文共分成六章,各章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第一章是绪论,综述了前人对汉语排他性范围副词的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并结合《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确定本文研究的9个排他性范围副词,对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语料来源等进行说明。第二章针对所搜集到的偏误语料,对9个汉语排他性范围副词从语义、语法和语用三个方面分析其偏误类型,探讨其偏误成因。第三章针对外国留学生汉语知识掌握不足的问题,对9个排他性范围副词的本体进行研究,并从排他性范围副词修饰体词性成分和谓词性成分两个角度详细描述其语法功能。第四章针对教材编写的不足,对教材中排他性范围副词语法点的设置情况进行考察,考察内容主要包括语法点设置是否合理、课文讲解是否全面和练习设计问题三个方面。第五章针对教材编写的不足,提出教学建议,主要包括加强教材中的语法特征描述、强化教材中的近义词辨析和力求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三个方面。第六章是结语,概括了本文所做主要工作,以及创新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汉语排他性范围副词 偏误类型 语法功能 教学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9
  •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8-9
  • 1.1.1 研究缘起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思路9-13
  • 1.2.1 研究对象9-13
  • 1.2.2 研究思路13
  • 1.3 研究综述13-17
  • 1.3.1 汉语排他性范围副词的本体研究13-16
  • 1.3.2 汉语排他性范围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16-17
  • 1.4 语料及相关说明17-19
  • 1.4.1 语料来源17
  • 1.4.2 相关说明17-19
  • 第二章 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排他性范围副词的偏误分析19-42
  • 2.1 偏误类型分析19-39
  • 2.1.1 语义偏误19-27
  • 2.1.2 语法偏误27-35
  • 2.1.3 语用偏误35-37
  • 2.1.4 小结37-39
  • 2.2 偏误原因分析39-42
  • 2.2.1 母语负迁移39-40
  • 2.2.2 目的语规则泛化40
  • 2.2.3 工具书和教材编写的不足40-42
  • 第三章 汉语排他性范围副词的语法功能42-52
  • 3.1 能否修饰体词性成分42-46
  • 3.1.1 能否置于名词性成分前42-43
  • 3.1.2 能否置于代词前43-45
  • 3.1.3 能否置于数量短语前45-46
  • 3.2 能否修饰谓词性成分46-50
  • 3.2.1 能否修饰动词性成分46-49
  • 3.2.2 能否修饰形容词49-50
  • 3.3 小结50-52
  • 第四章 教材中汉语排他性范围副词语法点的设置和讲练52-56
  • 4.1 汉语排他性范围副词语法点的设置52-53
  • 4.2 汉语排他性范围副词语法点的讲解53-55
  • 4.3 汉语排他性范围副词语法点的练习55-56
  • 第五章 教学建议56-62
  • 5.1 加强教材中的语法特征描述56-58
  • 5.2 强化教材中的近义词辨析58-60
  • 5.3 力求练习形式的多样化60-62
  • 第六章 结语62-64
  • 6.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62-63
  • 6.2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63-64
  • 致谢64-65
  • 参考文献65-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精盛;;古范围副词的系统性考察[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杭仁童;孙莲芬;;范围副词“都”及其逻辑作用[J];语文学习;1986年09期

3 季琴;《三国志》的范围副词系统[J];泰安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4 肖奚强;范围副词的再分类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刘光明;;《颜氏家训》总括范围副词研究[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6 武荣强;;范围副词“光”“净”对比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李斌;;汉语方言“都”类范围副词考察[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邓慧爱;;限量限定范围副词语义来源浅探[J];绥化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9 杨柳;;越南留学生习得范围副词“都”“全”“只”“就”过程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10 马景];古汉语范围副词“举”、“毕”、“胜”词义辨析[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迎娣;;《逆臣录》范围副词研究[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武振玉;;试论副词“总”的产生与发展[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四卷)[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慧爱;明清白话小说范围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奥莉娅;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宠惠;汉语国际教育中级阶段范围副词及其教学设计[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翠环;范围副词“独”和“独独”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林芬;对外汉语教学中易混范围副词辨析及其教学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姜莉;英语母语者汉语范围副词“都”的习得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5 于爱静;限定性范围副词“单、光、仅”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吉林大学;2016年

6 王斐;《金瓶梅词话》范围副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谷雨;苏丹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学生习得范围副词“都”、“全”的偏误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路阳;魏晋时期单音节限定性范围副词研究[D];延边大学;2016年

9 罗金亮;留学生习得范围副词“都”和“全”的偏误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6年

10 李南南;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排他性范围副词的偏误分析[D];南昌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排他性范围副词的偏误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6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76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e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