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对外汉语智能教学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4 01:11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智能教学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电脑以及各类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智能教学系统(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ITS)越来越受到学习者的青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外语教学的方法和模式。智能教学系统不仅能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在时空方面的局限,其特有的学习资源个性化配置、虚拟社会化学习平台、学习效果评价等功能还有助于学习者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和交互式学习,从而使知识建构的过程更加顺利。智能教学系统的诸多优势提高了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效率,也使其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然而作者通过考察发现,目前的对外汉语智能教学系统在四大模型的设计方面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主要包括:1.多数系统不能识别和诊断学习者的认知特点、知识水平和学习风格,无法提供适当的个性化学习策略;2.缺乏对知识点的组织及智能路径引导;3.缺少学习过程中的自适应测试,无法对学习者不同单元的学习进行智能控制;4.学习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不足以及测试系统不健全,导致学习者无法及时获得学习效果评价等。设计缺陷除了体现在技术层面,也体现在教学层面。比如,知识的呈现模式单一;没有充分考虑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的特点;对特定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选择不当;协作性学习机会较少,学习社区的建设不足等。本文通过对建构主义、认知弹性理论以及对外汉语学习和教学理论的深入探究,结合英汉智能教学系统的对比分析,提出对外汉语智能教学系统的设计方案。首先,总结分析国内外智能教学系统的研究现状,提出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二,探索智能教学系统理论及对外汉语学习策略和教学理论。第三,对应用较为广泛的英汉智能教学系统进行了解,根据教学内容,按语言要素教学、言语技能教学和多媒体综合教学分类进行对比分析,考察目前对外汉语智能教学系统存在的局限,探视运用英语智能教学系统的优点,优化对外汉语智能教学系统的可能性。最后,以对外汉语智能教学系统的学习者需求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将对外汉语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运用到智能教学系统,提出对外汉语智能教学系统设计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方案。同时,归纳、总结对外汉语智能教学系统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提出后续的研究任务。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充分考虑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习者需求,通过研究对外汉语学习策略和教学理论,为设计开发功能全面、适用性强、支持个性化、自主化和协作性学习的对外汉语智能教学系统提供建议。
【关键词】:对外汉语智能教学系统 理论基础 对比分析 设计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1章 绪论12-15
  • 1.1 研究背景12
  • 1.2 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意义13-14
  • 1.4 研究方法14-15
  • 第2章 对外汉语智能教学系统研究与设计的理论基础15-24
  • 2.1 智能教学系统及其特征15-17
  • 2.2 语言学习理论基础17-19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7-18
  • 2.2.2 认知弹性学习理论18-19
  • 2.3 语言学习策略理论基础19-21
  • 2.3.1 社交策略20
  • 2.3.2 元认知策略20-21
  • 2.4 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基础21-23
  • 2.4.1 任务型教学法22
  • 2.4.2 体验式教学法22-23
  • 2.5 小结23-24
  • 第3章 英汉智能教学系统对比研究24-45
  • 3.1 英汉智能教学系统功能介绍24-31
  • 3.1.1 英语智能教学系统功能介绍24-28
  • 3.1.2 对外汉语智能教学系统功能介绍28-31
  • 3.2 英汉智能教学系统对比分析31-43
  • 3.2.1 语言要素教学类系统对比分析31-37
  • 3.2.2 言语技能教学类系统对比分析37-40
  • 3.2.3 多媒体综合教学类系统对比分析40-43
  • 3.3 对外汉语智能教学系统的局限43-44
  • 3.4 小结44-45
  • 第4章 对外汉语智能教学系统设计思路探讨45-62
  • 4.1 对外汉语智能教学系统使用状况与用户需求调查45-47
  • 4.1.1 问卷调查的对象及内容45
  • 4.1.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45-47
  • 4.2 对外汉语智能教学系统设计的总体要求47-50
  • 4.3 对外汉语智能教学系统设计的具体建议50-61
  • 4.3.1 语言要素教学类系统设计50-55
  • 4.3.2 言语技能教学类系统设计55-59
  • 4.3.3 多媒体综合教学类系统设计59-61
  • 4.4 小结61-62
  • 第5章 结论62-64
  • 参考文献64-66
  • 附录A66-73
  • 作者简历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丁海燕;桂进阳;刘松;邹疆;丁怀东;;智能教学系统设计——以基于Web的日本语导学系统为例[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2 王联聪,王晓东;体育院校篮球智能教学系统的设计与运用[J];体育函授通讯;2002年01期

3 李红美;徐振华;;智能教学系统支持英语学习的案例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03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坤;邓贵仕;;智能教学系统的多Agent模型体系构建[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坤;邓贵仕;;智能教学系统的模型和知识库研究[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全国第17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英姿;以知识点为中心的智能教学系统构建方法研究及实用教学系统的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7年

2 郭长庚;智能教学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周晓军;多媒体智能教学系统研究与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0年

4 王晓琳;本体驱动的网络智能教学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勇;基于语义网络的智能教学系统开发环境[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华;对外汉语智能教学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D];鲁东大学;2016年

2 杨诚一;基于学习风格和概率推理的智能教学系统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张晓清;数据挖掘在智能教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与设计[D];湘潭大学;2008年

4 陈坤;开放性智能教学系统研究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李益才;智能教学系统中多种教学模式调度的研究与实现[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谢忠新;基于网络的小学数学智能教学系统[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7 陈美锭;源清中学无线智能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董法军;基于超媒体的智能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华北工学院;2000年

9 张燕姑;一个双主型的计算机基础智能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丽娟;虚拟智能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智能教学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3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23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4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