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认知隐喻视角下汉泰语“口”(?)词族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7 21:14
  隐喻(Metaphor)是我们人类认知的重要方式之一,它贯穿于我们人类思维的活动中。通常来说,人类的认知活动要遵循由近及远、由熟悉到陌生、由具体到抽象等的规律。中外许多学者对人类认知基础的观点基本上达成一致,认为一切认知活动都是从人自身出发的,并以自身作为衡量世界万物的标尺。因此,人体感官所反馈给自己的感知,便自然而然成为了我们观察、认知、体验这个世界的最佳途径。本文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语料来源;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汉语“口”和泰语“(?)”的基本语义,理清两种语言对“口”字进行描述与例举的语义脉络;第二章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着重从概念隐喻理论的视角,进行汉语“口”和泰语“(?)”在构词中的隐喻映射方式的论述,从而对隐喻映射理论进行初步对比分析,并对分析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第三章则以第二章为基础,透过表象深入其背后,阐释了其成因,进一步分析隐喻理论在两种语言上的异同点。研究发现,汉、泰语“口”词族的隐喻映射共性在于其映射模式主要是从其非本义向位置通道域、具体事物域与言语表达域的映射。这种共性的存在恰巧也正面反映了... 

【文章来源】: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理论基础
    六、语料来源
第一章 汉泰语“口”((?))的语义
    第一节 汉语“口”语义
    第二节 泰语“(?)”语义
    第三节 汉泰语“口”((?))的语义对比分析
        一、“口”和“(?)”的语义相同处
        二、“口”和“(?)”的语义相异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口”和“(?)”词族的认知隐喻对比分析
    第一节 “口”词族的认知隐喻分析
        一、“口”词族中双音节及多音节词的认知隐喻机制
            (一)“口”向位置通道域的映射
            (二)“口”向具体事物域的映射
            (三)“口”向饮食相关域的映射
            (四)“口”向言语表达域的映射
            (五)“口”向人域的映射
            (六)“口”向称量域的映射
        二、“口”词族中熟语认知隐喻机制
            (一)“口”喻指说话
            (二)“口”喻指情态
    第二节 “(?)”词族的认知隐喻分析
        一、“(?)”词族中复合词的认知隐喻机制
            (一)“(?)”向位置通道域的映射
            (二)“(?)”向具体事物域的映射
            (三)“(?)”向饮食相关域的映射
            (四)“(?)”向言语表达域的映射
            (五)“(?)”向称量域的映射
        二、“(?)”词族中熟语认知隐喻机制
            (一)“(?)”喻指说话
            (二)“(?)”喻指情态
            (三)“(?)”喻指谋生
    第三节 “口”和“(?)”词族的认知隐喻对比
        一、相同处
        二、相异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泰语“口”((?))词族的认知隐喻异同成因阐释
    第一节 “口”和“(?)”词族的隐喻机制相同成因
        一、认知隐喻的普遍性
        二、人类身体体验的相似性
        三、中泰“佛教”观
    第二节 “口”和“(?)”词族的隐喻机制相异成因
        一、文化的差异
        二、思想的差异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汉、泰语“口”(?)词族语料库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情感隐喻的俄汉翻译模型[J]. 李立民,黄春蕊.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8)
[2]中西方媒体贸易战漫画多模态隐喻对比研究[J]. 钱晓芳.  海外英语. 2019(16)
[3]新闻漫画中“贫困”多模态隐喻的意义建构[J]. 刘熠,刘平.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4]从体验认知视角看身体、文化与隐喻之关系[J]. 项成东,石进.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02)
[5]当代隐喻学研究[J]. 孙毅.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02)
[6]汉泰语言中“头”的隐喻探究[J]. 林那然.  红河学院学报. 2019(01)
[7]身体词词义演变的认知解析——以口、嘴为例[J]. 葛恒新.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5)
[8]国外隐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孙亚,钱玉彬,马婷.  现代外语. 2017(05)
[9]体验哲学: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J]. 周珏宇.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10]现代汉语人体器官量词的语义语用性质[J]. 刘雪芹,任德国.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6(08)

博士论文
[1]中泰佛教慈善思想比较研究[D]. 李毓贤.南京大学 2014
[2]人体词语语义转移的认知研究[D]. 赵学德.复旦大学 2010
[3]人体词语语义研究[D]. 黄碧蓉.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4]汉语新词语词群现象研究[D]. 刘吉艳.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8
[5]隐喻构建与解读的主体自洽[D]. 王文斌.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隐喻视角下对外汉语身体类隐喻词教学研究[D]. 李欢欢.大连外国语大学 2018
[2]汉语人体相关惯用语认知研究[D]. 陈效.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
[3]汉泰人体词语隐喻比较研究[D]. 吴惜凤.天津大学 2018
[4]汉泰人体名词引申义对比研究[D]. NAPARAT PHONLAP(王颖芝).青岛大学 2017
[5]汉泰五官词语比喻义的比较研究[D]. 慧琳.山东大学 2016
[6]汉英人体隐喻对比[D]. 谷晓骏.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4
[7]泰汉人体词语引申义对比研究[D]. 黄伟玲.广西大学 2014
[8]汉英人体隐喻对比研究[D]. 石丽莎.湖北师范学院 2013
[9]泰—汉熟语情感隐喻对比研究[D]. 马宝玲.华东师范大学 2011
[10]关于人体隐喻词语的探究[D]. 葛春意.吉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70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270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1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