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语形状量词与名词选择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9 18:35
  量词是汉语词汇体系中最具特色的词类之一,同时也是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出现偏误最多的词类之一。其中,“形状量词”是在语义上能够体现形状特征的一类量词,这类量词和名词的选择上呈现出多样性。本文从现代汉语量词系统中选取了十四个语义相近的形状量词作为考察对象,具体考察它们的语义特征和搭配规律,并进一步了解语义相近的形状量词的异同点。全文包括绪论和结语,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说明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总结与本文相关的前人的量词研究成果,并且简述了本文的主要理论背景和语料来源,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二章主要是回顾汉语量词和韩语单位名词的定义和分类的一些概念。首先总结汉语量词和韩语单位名词的定义和分类的特点;其次总结汉语形状量词和韩语形状单位名词的定义和分类;然后探讨汉语形状量词和相应的韩语形状单位名词之间的异同点。并对汉韩语之间的异同点和联系进行探讨,以此为之后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主要是考察在语义和用法上相近的汉语点状量词。本文选取“颗”“粒”“滴”这三个量词,分析了它们的语义特征和搭配的差异,发现它们在语义上虽然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但是在使用时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第四章...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24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思路和拟采用的方法
    1.3 理论背景与语料来源
        1.3.1 理论背景
        1.3.2 本文的语料来源
    1.4 已有的研究成果
        1.4.1 汉语量词的宏观研究
        1.4.2 形状量词研究成果
    1.5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第二章 汉语量词与韩语单位名词的概念及分类
    2.1 引言
    2.2 汉语量词与韩语单位名词的概念
        2.2.1 汉语量词的概念
        2.2.2 韩语单位名词的概念
    2.3 汉语量词与韩语单位名词的分类
        2.3.1 汉语量词的分类
        2.3.2 韩语单位名词的分类
    2.4 小结
第三章 汉语点状量词与名词选择关系研究
    3.1 引言
    3.2 “颗”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3.2.1 “颗”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3.2.2 “颗”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3.2.3 “颗”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3.3 “粒”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3.3.1 “粒”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3.3.2 “粒”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3.4 “滴”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3.4.1 “滴”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3.4.2 “滴”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3.4.3 “滴”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3.5 点状量词的用法对比
        3.5.1 可互换使用的情况及凸显差异
        3.5.2 不可互换使用的情况及内在原因
    3.6 小结
第四章 汉语线状量词与名词选择关系研究
    4.1 引言
    4.2 “条”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4.2.1 “条”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4.2.2 “条”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4.2.3 “条”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4.3 “根”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4.3.1 “根”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4.3.2 “根”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4.4 “道”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4.4.1 “道”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4.4.2 “道”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4.4.3 “道”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4.5 “丝”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4.5.1 “丝”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4.5.2 “丝”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4.5.3 “丝”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4.6 “股”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4.6.1 “股”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4.6.2 “股”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4.6.3 “股”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4.7 线状量词的用法对比
        4.7.1 可互换使用的情况及凸显差异
        4.7.2 不可互换使用的情况及内在原因
    4.8 小结
第五章 汉语面状量词与名词选择关系研究
    5.1 引言
    5.2 “张”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5.2.1 “张”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5.2.2 “张”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5.3 “面”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5.3.1 “面”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5.3.2 “面”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5.4 “片”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5.4.1 “片”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5.4.2 “片”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5.4.3 “片”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5.5 “块”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5.5.1 “块”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5.5.2 “块”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5.6 面状量词的用法对比
        5.6.1 可互换使用的情况及凸显差异
        5.6.2 不可互换使用的情况及内在原因
    5.7 小结
第六章 汉语体状量词与名词选择关系研究
    6.1 引言
    6.2 “块”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6.2.1 “块”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6.2.2 “块”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6.2.3 “块”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6.3 “团”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6.3.1 “团”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6.3.2 “团”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6.3.3 “团”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6.4 “堆”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6.4.1 “堆”与具体事物类名词搭配
        6.4.2 “堆”与抽象事物类名词搭配
        6.4.3 “堆”与名词性成分的搭配特点
    6.5 体状量词的用法对比
        6.5.1 可互换使用的情况及凸显差异
        6.5.2 不可互换使用的情况及内在原因
    6.6 小结
第七章 汉语量词与韩语相应单位名词的使用差异
    7.1 引言
    7.2 汉语点状量词与韩语点状单位名词使用差异
        7.2.1 “颗”和“?(al)”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7.2.2 “粒”和“?(tol)”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7.2.3 “滴”和“??(bangwool)”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7.3 汉语线状量词与韩语线状单位名词使用差异
        7.3.1 “条、丝”和“??(gadak)”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7.3.2 “根”和“??(gaebi)”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7.3.3 “道、股”和“??(joolgi)”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7.4 汉语面状量词与韩语面状单位名词使用差异
        7.4.1 “张”和“?(jang)”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7.4.2 “面”和“?(myeon)”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7.5 汉语体状量词与韩语体状单位名词使用差异
        7.5.1 “片、块”和“??(jogak)”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7.5.2 “团”和“??(deongyi)”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7.5.3 “堆”和“???(moodeogi)”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8.2 本文的创新点
    8.3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抽象名词的确定标准及原型效应[J]. 曹爽.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2]论量词“粒”的范畴化过程——从计量谷类到计量球类[J]. 赵景宇.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8(01)
[3]名词与量词的搭配[J]. 韩亚桐.  现代语文. 2018(01)
[4]基于类型学的长条形量词语义特征研究[J]. 樊中元.  海外华文教育. 2017(05)
[5]汉英名量搭配差异的认知分析[J]. 孟瑞玲.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6]类型学视角下的汉韩数量短语语序历时比较[J]. 孙金秋.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7(01)
[7]2013-2014年中国语言类型学研究综述[J]. 叶爱,金立鑫.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7(01)
[8]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多义词“张”的词义演变[J]. 孟慧娟,汪银峰.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9]从认知视角看汉语名量词的隐喻现象[J]. 毛鸣.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6(12)
[10]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汉泰语形状量词语义对比研究[J]. 冯冬梅,李丽容.  红河学院学报. 2016(06)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数量表达的相关问题研究[D]. 高仪贞.上海师范大学 2017
[2]现代汉语数量(名)结构研究[D]. 徐菊容.上海师范大学 2015
[3]现代汉、越语名量词对比研究[D]. 武氏惠(VU THI HUE).西南大学 2014
[4]量词的跨语言研究[D]. 李知恩.北京大学 2011
[5]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量词研究[D]. 步连增.山东大学 2011
[6]汉语量词研究[D]. 惠红军.四川大学 2009
[7]现代汉语动词与动量词组合研究[D]. 周娟.暨南大学 2007
[8]名词量词组合的双向选择研究及其认知解释[D]. 周芍.暨南大学 2006
[9]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 樊中元.湖南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形状量词研究[D]. 张锐.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点”“线”“面”的词义引申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D]. 侯金旭.河北师范大学 2017
[3]条状量词的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D]. 查怡.南昌大学 2017
[4]从中韩量词对比研究谈对韩汉语量词教学[D]. 赵倩.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6
[5]示形量词“条”、“根”、“支”的多角度研究[D]. 宋亚莉.湖南师范大学 2016
[6]形状量词“股、束、绺、缕”研究[D]. 李景艳.西华师范大学 2016
[7]汉韩量词对比研究[D]. 林圣弼.上海师范大学 2015
[8]中韩汉字量词对比研究[D]. 金阿凛(KIM,A-REUM).辽宁师范大学 2014
[9]原型范畴理论与量词及其名词搭配的研究[D]. 周子青.中央民族大学 2013
[10]汉译《元朝秘史》量词研究[D]. 郭立建.西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45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445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a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