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适者生存”:翻译的生态学视角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5 13:56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翻译研究在经过了语言学、文艺学、文化学、交际学、行动目的论、多元系统论、解构主义理论观等不同研究视角的此消彼长、相互影响以及互为补充,翻译理论流派纷呈的局面直接推动着世界翻译活动的蓬勃发展。然而,由于研究者的研究兴趣、所属国别、文化背景、语言运用、教育经历等因素的差异,现有翻译理论的普遍性、哲理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局限和不完善也显而易见(胡庚申,2004)。随着科学家对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即生态学研究的深入,人们也开始从生态学的视角来认识、理解和研究翻译。翻译的生态学研究是将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运用于翻译研究,试图用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翻译的问题,创建新的译学理论系统,是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的综合性研究。翻译生态学(translation ecology)是由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人文科学系主任兼翻译与语篇研究中心主任Michael Cronin首次提出的。他的理论对发展翻译的跨学科研究,开拓翻译科学新领域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国内外翻译界学者对生态类比的翻译研究也曾有过共识。他们运用自然生态的术语或概念来描述翻译...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4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翻译研究的生态学评述
    1.1 翻译研究的原生态
        1.1.1 口译研究的启蒙态
        1.1.2 笔译研究的进化态
    1.2 翻译研究的自然态
        1.2.1 翻译研究的多元态
        1.2.2 翻译研究的新生态
        1.2.3 翻译研究的平衡态
第二章 翻译研究的生态学理据
    2.1 翻译的生态学研究梳理
        2.1.1 生态学与人文学科
        2.1.2 生态学与翻译学
    2.2 翻译的生态学基本定义
    2.3 翻译的生态学基本概念
        2.3.1 翻译的生态链
        2.3.2 翻译的生态位
        2.3.3 翻译的生态系统
        2.3.4 翻译的生态平衡
        2.3.5 翻译的生态危机
        2.3.6 翻译的生态进化
    2.4 翻译的生态学基本理论
        2.4.1 翻译的适应与选择论
        2.4.2 翻译的生物多样性理论
        2.4.3 翻译的语言多样性理论
        2.4.4 翻译生态整体主义思想
    2.5 翻译的生态学基本原理
        2.5.1 多效应原理
        2.5.2 相互联系原理
        2.5.3 限制因子定律
        2.5.4 耐受性定律
        2.5.5 局部生境效应
        2.5.6 自然选择学说
第三章“译者生存”的生态学路径
    3.1 翻译与翻译学
        3.1.1 翻译性质之争辩
        3.1.2 翻译学科与翻译科学
        3.1.3 作者之观点综述
    3.2 翻译主体与行为模态
        3.2.1 译者的单体行为
        3.2.2 译者的群体行为
        3.2.3 译者的集群行为
        3.2.4 译者的学习行为
        3.2.5 译者的占域行为
    3.3 “译者生存”的成功路径
        3.3.1 翻译名家的卓越成就
        3.3.2 翻译名家的生态翻译思想
        3.3.3 翻译名家的生存策略
    3.4 “译者中心”论的生态学批评
        3.4.1 译者主体研究简略回顾
        3.4.2 翻译生态整体主义核心
        3.4.3 翻译主体互动网络构架
第四章 口译研究的生态学实践
    4.1 口译理论研究的视角综述
        4.1.1 本体论视角
        4.1.2 翻译学视角
        4.1.3 语言学视角
        4.1.4 认知学视角
        4.1.5 哲学视角
        4.1.6 跨文化交际学视角
        4.1.7 心理学视角
        4.1.8 作者综述分析
    4.2 口译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
        4.2.1 口译的突变生态
        4.2.2 口译的时间生态
        4.2.3 口译的空间生态
        4.2.4 口译的个体施动
        4.2.5 口译的效果补救
    4.3 口译主体能力发展储备
        4.3.1 口译主客体的联立关系
        4.3.2 口译主客体的互为适应
        4.3.3 口译主体能力适应调查
第五章 口译研究的综合性阐述
    5.1 口译特殊性更符合翻译的客观生态
    5.2 生态翻译学可诠释口译的客观过程
    5.3 “适者生存”体现生态翻译学主体功能
    5.4 “译者中心”论未充分体现译者客观生态
结论
注释
附录一 本论文相关术语汉英对照表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翻译生态vs自然生态:关联性、类似性、同构性[J]. 胡庚申.  上海翻译. 2010(04)
[2]翻译的行为生态与翻译教学[J]. 戴丽萍.  新西部. 2010(05)
[3]生态学视域下的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J]. 杨向荣,曾莹.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0(03)
[4]口译过程中译员角色的“此在”性及角色适应[J]. 郑意长.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04)
[5]生态批评的规范[J]. 袁鼎生.  文学评论. 2010(02)
[6]生态视角翻译研究考辨——“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面对面[J]. 刘爱华.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01)
[7]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译者主体性[J]. 朱月娥.  中国科技翻译. 2010(01)
[8]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身份的变迁谈起[J]. 季宇,王宏.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1)
[9]生态语言学的几个重要议题[J]. 陈立中,肖绍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10]生态语言学认识观与语言多样性[J]. 张东辉.  前沿. 2009(13)

博士论文
[1]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D]. 邓小泉.华东师范大学 2009
[2]基于智能策略的网络自管理模型及应用研究[D]. 刘素平.东华大学 2008
[3]顺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研究[D]. 龚龙生.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8
[4]学校变革的生态分析[D]. 王加强.华东师范大学 2008
[5]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研究[D]. 张晓琴.兰州大学 2008
[6]生态政治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析论[D]. 李延辉.东北师范大学 2007
[7]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庆阳农耕文化与区域环境关系研究[D]. 苗红.兰州大学 2007
[8]生态政治理论体系研究[D]. 黄晓云.华中师范大学 2007
[9]生态政治的利益研究[D]. 王春荣.吉林大学 2006
[10]大学学术生态研究[D]. 刘贵华.华东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遗传算法及其在非线性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 高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2]蚁群算法的研究以及在网络多点路由问题上的应用[D]. 桑磊.吉林大学 2010
[3]徐治平散文的生态美学蕴藉研究[D]. 宁冲.广西民族大学 2009
[4]语言多样性的生态语言学角度研究[D]. 付丽娟.重庆师范大学 2009
[5]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智能组卷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 于笑舟.大连交通大学 2008
[6]遗传算法在多目标优化中的应用研究[D]. 张安英.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8
[7]生态文学与《狼图腾》的生态文学元素[D]. 柴华.吉林大学 2008
[8]教育生态学视野下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研究[D]. 陈旗敏.福建师范大学 2008
[9]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研究[D]. 马经华.中南大学 2007
[10]鲁迅与钱钟书翻译思想比较[D]. 王敏会.河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57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457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e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