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俄汉语口部动作动词隐喻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09 18:08

  本文关键词:俄汉语口部动作动词隐喻对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动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类,它的内部比其他词类较为复杂,在词法中它变化最多,与其他词汇的联系也比较大。口部动作动词是动词的一类,但汉语界对口部动作动词进行系统研究的很少,俄语界对口部动作动词进行研究的成果更是寥寥无几。从隐喻角度对动词词汇语义进行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词汇,促进俄语教学、词典编撰。本文从《现代汉语词典》、《俄汉详解大词典》、《俄语详解词典》中选出研究对象,运用义素分析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对俄汉语口部动作动词进行了界定与分类,确定俄汉语口部动作动词的基本类型。对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和俄语国家语料库中表“口部动作动词”隐喻意义的语料进行了搜集和整理,运用隐喻映射理论对搜集的语料进行研究,探讨俄汉语口部动作动词隐喻映射的目标域,然后对俄汉语口部动作动词隐喻机制进行分析,揭示俄汉语口部动作动词隐喻机制异同的原因。通过对俄汉语口部动作动词隐喻的对比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外语学习者对俄汉语口部动作动词隐喻的理解;该研究成果可为外语学习者提供素材。同时,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词典编纂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口部动作动词 义素分析 隐喻映射 隐喻机制 俄汉对比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5;H15
【目录】:
  • 摘要6-7
  • РЕФЕРАТ7-9
  • 第一章 绪论9-19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9
  • (一) 研究目的9
  • (二) 研究意义9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9-16
  • (一) 国外研究现状9-12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2-16
  • 三、研究方法16
  • 四、创新之处16-17
  • 五、论文结构17-18
  • 本章小结18
  • 注释18-19
  • 第二章 俄汉语口部动作动词的界定与分类19-35
  • 一、义素分析理论19-20
  • 二、原型范畴理论20-21
  • 三、俄汉语口部动作动词的界定21-22
  • 四、俄汉语口部动作动词的分类22-33
  • (一)俄汉语口部动作动词的义素分析23-31
  • (二) 俄语口部动作动词的类别31
  • (三) 汉语口部动作动词的类别31-33
  • 本章小结33
  • 注释33-35
  • 第三章 俄汉语口部动作动词隐喻映射对比分析35-51
  • 一、隐喻映射理论35-36
  • 二、俄汉语口部动作动词隐喻映射的异同36-49
  • (一) 俄汉语表 глотать/“咽”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映射36-40
  • (二) 俄汉语表 кусать,,жевать/“咬嚼”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映射40-43
  • (三) 俄汉语表 кричать/“叫喊”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映射43-44
  • (四) 俄汉语表 говорить/“说”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映射44-45
  • (五) 俄汉语表 дышать/“呼吸”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映射45-47
  • (六) 俄汉语表 плевать/“吐”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映射47-49
  • 本章小结49
  • 注释49-51
  • 第四章 俄汉语口部动作动词隐喻机制的对比分析51-72
  • 一、隐喻机制理论51-52
  • 二、俄汉语口部动作动词的隐喻机制异同分析52-66
  • (一) 俄汉语表 глотать/“咽”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机制分析52-57
  • (二) 俄汉语表 кусать,жевать/“咬嚼”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机制分析57-60
  • (三) 俄汉语表 кричать/“叫喊”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机制分析60-61
  • (四) 俄汉语表 говорить/“说”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机制分析61-63
  • (五) 俄汉语表 дышать/“呼吸”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机制分析63-65
  • (六) 俄汉语表 плевать/“吐”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机制分析65-66
  • 三、俄汉语口部动作动词隐喻机制异同的原因66-70
  • (一) 俄汉语口部动作动词隐喻机制相同的原因67-68
  • (二) 俄汉语口部动作动词隐喻机制相异的因素68-70
  • 本章小结70-71
  • 注释71-72
  • 结语72-74
  • 参考文献74-7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9-81
  • 致谢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加强短语动词教学的尝试[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1996年01期

2 陈剑;也谈汉语的动词复制结构[J];职大学报;2004年01期

3 张珂;;英汉存现构式中存现动词使用频率的认知对比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易保树;;试析英汉动词虚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吴洁;;简易读本中动词词组及词组复合体的功能语法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2期

6 周士宏;;英语中的多词动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02期

7 周领顺;;汉语方式动词的移动状态层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06期

8 杜毅;;小议初中英语延续性动词的用法[J];学周刊;2012年26期

9 姚念赓;英译汉中转译和增加动词问题[J];外语教学;1983年02期

10 姚念赓;;英译汉中转译和增加动词问题[J];山东外语教学;198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吕艳辉;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手部动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倪兰;中国手语动词方向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李康;英语运动动词的认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郭印;汉英致使交替现象的认知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胡晓慧;动词后“上”与“下”、“来”与“去”的语义演变及其不对称性[D];浙江大学;2010年

6 张磊;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李晋霞;现代汉语定中“V双+N双”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婷;缅甸留学生习得汉语多义动词带宾短语的个案调查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丹;俄汉语施为动词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3 马祥飞;俄语法律常用动词语义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4 郭欣欣;俄汉语口部动作动词隐喻对比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5 喻敏;虚义动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孟丽;现代汉语腿部动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许洪巧;论英语提升动词[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红梅;英朝短语动词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9 琚亮;英汉日复合动词对比分析[D];延边大学;2009年

10 郑海丽;谓语位置上的动词自主义隐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俄汉语口部动作动词隐喻对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3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53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b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