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如果A,就B”句式考察

发布时间:2017-05-11 02:02

  本文关键词:“如果A,就B”句式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如果A,就B”句式作为假设复句的代表句式,按照邢福义汉语复句三分系统的理论隶属于广义因果类复句。“如果A,就B”句式作为一种表述充分条件关系的句式,内含丰富而严谨的逻辑推理,而且此句式具有极强的风格包容性,不管是在科学风格还是在诗歌风格、文艺风格中都具有极强的适用性,因而是在口语交际和书面语写作中被人们广泛的选用,但是它所囊括的丰富的语义内容以及此句式所表达的特殊语用价值方面,还存在着继续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小三角”理论的框架之下,这一句式的研究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语表形式方面分为三个部分。在假设分句的语表形式中,关系词语“如果”可以和“万一”以及“要是”进行有条件的替换,但是它们在使用语体和表假设情况实现的可能性方面有所不同;假设分句添加助词“的话”之后,关系词语“如果”可以省略。结果分句的语表形式中,关系词语“就”与“便”可以相互替换,并且在关系词语“就”前面可以添加“则”或“那”。在整个句式整体的形式特征中,前后两个分句可以相互位移;当分句A和分句B构成可比结构时,这一句式可以表达丰富的内容。语里内容方面分为四个部分。条件性是指这一句式表达而且只能表达充分条件;在预设性方面,这一句式可以表达相反预设或可能预设两种情况;考察这一句式的认知层面,首先确定该句式属于跨类复句,在主观推测层面,A、B具有顺向制约关系的主观推测层面为0.5P{B/A}≤1,A、B具有逆向制约关系的主观推测层面为0P{B/A}0.5,A、B具有非制约关系的主观推测层面为P{B/A}=0.5。客观反映层面为P{B/A}=1。另外这一句式除了表达假设关系外,还可以表达目的、推断、选择、并列、转折等多种关系。语用价值方面,根据A、B客观上的真假情况可以将这一句式分为九种类型,表达出讽刺、嘲笑、敦促、建议等多种特殊语用价值,而且在表达语用价值时具有四种语用推导模式。最后一部分是从语表、语里、语值三个方面比较“如果A,就B”和“如果说A,那么B”两个句式。“如果说”句式可以跟转折性词语连用,“如果”句则不可以;“如果”句可以表示可能预设和相反预设,而“如果说”句式表示的是事实预设;“如果”句可以表示选择关系,而“如果说”句式可以表示应答关系。“如果说”的语用价值主要在于引出话题和解释说明,与一般“如果”句的语用价值不尽相同。
【关键词】:“如果A 就B” 语表形式 语里内容 语用价值 “如果说A 那么B”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4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7
  • 一、选题源起11-13
  • 二、研究现状13-14
  • 三、主要思路14-15
  • 四、理论依据15-16
  • 五、创新之处16
  • 六、语料库来源16-17
  • 第一章“如果A,就B”句式的语表形式17-41
  • 第一节 假设分句及其关系词语的形式特征17-27
  • 一、“如果”的替换17-20
  • 二、假设关系词语“如果”的省略20-22
  • 三、假设分句后面加“的话”22-24
  • 四、关系词语的重复出现24-27
  • 第二节 结果分句及其关系词语的形式特征27-32
  • 一、关系词语“就”与“便”的替换27-30
  • 二、“就”前边可以加“则”或“那”30
  • 三、结果分句中的“就”的省略30-32
  • 四、关系词语的重复出现32
  • 第三节“如果A,就B”句式整体的形式特征32-41
  • 一、前后两分句相互位移32-33
  • 二、省略结果分句,只保留假设分句33-34
  • 三、A、B是可比结构34-38
  • 四、假设分句和结果分句的的主语问题38-41
  • 第二章“如果A,就B”句式的语里内容41-56
  • 第一节“如果A,就B”句式的条件性41-42
  • 第二节“如果A,就B”句式的预设性42-45
  • 一、相反预设43
  • 二、可能预设43-45
  • 第三节“如果A,就B”句式的认知层面45-51
  • 一、主观推测层面49-51
  • 二、客观反映层面51
  • 第四节“如果A,就B”句式A、B间的复合语义关系51-56
  • 一、因果型“如果”句中的复合语义关系51-53
  • 二、并列型“如果”句中的复合语义关系53-54
  • 三、转折型“如果”句中的复合语义关系54-56
  • 第三章“如果A,就B”句式的语用价值56-68
  • 第一节 A客观真的情况下“如果”句的语用价值58-60
  • 一、A客观真,B客观真58
  • 二、A客观真,B客观假58-59
  • 三、A客观真,B客观上真假不定59-60
  • 第二节 A客观假的情况下“如果”句的语用价值60-62
  • 一、A客观假,B客观真60
  • 二、A客观假,B客观假60-61
  • 三、A客观假,B客观真假不定61-62
  • 第三节 A真假不定情况下“如果”句的语用价值62-68
  • 一、A客观上真假不定,B客观真62-63
  • 二、A客观上真假不定,B客观假63-64
  • 三、A客观上真假不定,B客观上真假不定64-68
  • 第四章“如果”句和“如果说”句的比较68-77
  • 第一节 语表形式上的比较68-70
  • 一、“如果说”句式比“如果”句多了一个“说”68-69
  • 二、能否跟转折性词语连用69-70
  • 三、假设分句能否后置70
  • 第二节 语里内容的比较70-74
  • 一、两个句式表假设上面有所不同70-71
  • 二、两个句式在预设上面有所不同71-72
  • 三、在表示对比上面有所不同72
  • 四、表示选择关系时有所不同72-73
  • 五、表示应答关系时有所不同73
  • 六、用于解说时的不同73
  • 七、两个句式的认知层面是相同的73-74
  • 第三节“如果说”句式的语用价值74-77
  • 一、引出话题75
  • 二、用于解释说明75-77
  • 结语77-81
  • 参考文献81-85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85-87
  • 致谢87-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萍;关联理论与句式风格[J];现代外语;1997年01期

2 席嘉;;“除”类连词及相关句式的历时考察[J];语言研究;2010年01期

3 喻柏林;短时和长时记忆中的句式效应[J];心理学报;1988年01期

4 王志瑛;屈赋句式探索及异文辩正[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5 崔应贤;毛泽东文章语言句式特点浅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6 孙建军;;汉语四言句式略论[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7 彭占清;编插句式的解析与古代文献的解读[J];古汉语研究;1997年01期

8 韩晶晶;;解析信用证英语的句式特点[J];考试周刊;2012年61期

9 周建民;;王蒙近期小说的句式特点[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10 陈林俊;;日语俳句汉译句式探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天佑;汉语取舍范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增文;“如果A,,就B”句式考察[D];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

2 韩露;俄语科技文本的句式特点及其翻译方法[D];新疆大学;2015年

3 陈文婷;商务邮件中的中国英语句式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杨江;“与其”句式及相关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严玲玲;现代汉语X存在Y句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郑大伟;现代汉语“A是A”句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胡爱东;类同比较性让步句式“不是p,也是q”的句法语义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严丽萍;元明清时期比字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柯航;“把……给VP”句式的历时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连东;“轮到”相关句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如果A,就B”句式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5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55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2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