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段玉裁的《释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1 06:12
  段玉裁并没有专门的研究《释名》的著作,他对《释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说文解字注》一书中。据统计,《说文解字注》引用《释名》材料318条,本文根据这些材料论述段玉裁对《释名》的研究,其中有对《释名》的校勘,《释名》的解读、评价,也有对《释名》声训的继承与发扬。实现了从字形、字音、字义、构形、声训多角度地去运用《释名》。《释名》作为一部以声训探求物名来源为目的的著作,打开了词源学研究的大门,也是《说文解字注》中段玉裁“义存乎音”观念的源头。因此,无论在材料上还是在理念上,段玉裁与《释名》声训有着一定的联系。在对《释名》评价较低的清代,段玉裁仍然引用大量的《释名》条目去注解《说文解字》,通过具体条目的分析,可看到段玉裁既有指出其错误为之校正之处,也有求同存异之处,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不同训诂学者之间的观点差异。整体看来,段玉裁不拘泥于《释名》中训释内容上的不足,而是更关注其中用声音去探义的理念。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说文解字注》对《释名》引用,探讨段玉裁对《释名》的认知与运用,以及两者声训上的渊源,并指出他在《释名》的研究史上的位置。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释名》的征引概述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材料及方法
第二章 段玉裁对《释名》的校勘
    2.1 《释名》内容的校勘
        2.1.1 纠正误字
        2.1.2 纠正字形
        2.1.3 改为本字
        2.1.4 删减衍字
        2.1.5 增补脱字
    2.2 段玉裁对《释名》体例的认知
        2.2.1 指出声训词中的假借字
        2.2.2 指出同字相训的区别
第三章 段玉裁对《释名》的解读及运用
    3.1 段玉裁对《释名》的解读
    3.2 段玉裁运用《释名》的目的
        3.2.1 辨析字形
        3.2.2 辨析词义
        3.2.3 解读字音
        3.2.4 解析构形
        3.2.5 系联同源词
    3.3 段玉裁运用《释名》的意义
        3.3.1 助于解读《说文》
        3.3.2 佐证《说文》
        3.3.3 校正《说文》
第四章 段玉裁对《释名》声训的继承与发展
    4.1 段玉裁对《释名》声训的继承
        4.1.1 直接继承《释名》声训
        4.1.2 间接继承《释名》声训
    4.2 段玉裁对《释名》声训的发展
        4.2.1 段玉裁对《释名》声训创新的类型
        4.2.2 段玉裁对《释名》声训创新的途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释名》的继承与创新[J]. 邹忆楠.  汉字文化. 2019(19)
[2]《白虎通义》《释名》声训之优劣[J]. 陈思维.  现代交际. 2019(17)
[3]试论《释名》的文献价值[J]. 尚秀娟.  汉字文化. 2019(01)
[4]浅析《说文解字》与《释名》中的声训[J]. 钟今瑾.  名作欣赏. 2018(05)
[5]从词汇角度看《释名》的语料性质[J]. 王国珍.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6]《释名》“行,抗也”疏证[J]. 刘江涛.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7(08)
[7]《本草纲目》引《释名》声训探析[J]. 张国良.  怀化学院学报. 2016(12)
[8]郑玄训诂方法“以类证义”发微——兼谈刘熙《释名》对郑注的继承[J]. 张国良.  古汉语研究. 2016(02)
[9]《释名》校读札记[J]. 王国珍.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01)
[10]《释名疏证补》对《释名》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J]. 贺知章.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博士论文
[1]段玉裁语言学观念研究[D]. 王健.浙江大学 2016
[2]《说文解字注》引雅学文献研究[D]. 江远胜.苏州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现代研究成果综考[D]. 冯媛媛.天津师范大学 2019
[2]《释名》异名同实词语研究[D]. 肖艳兰.曲阜师范大学 2017
[3]《释名》亲属称谓词语研究[D]. 张昕.曲阜师范大学 2016
[4]《释名·释饮食》词语综合研究[D]. 潘虹.辽宁师范大学 2015
[5]段玉裁《诗经小学》训诂研究[D]. 袁丽平.扬州大学 2013
[6]段玉裁注《论语》述评[D]. 牛国华.辽宁师范大学 2013
[7]郑玄经注声训研究[D]. 范江兰.湖南师范大学 2009
[8]段玉裁《六书音均表》研究[D]. 王延模.西北师范大学 2008
[9]段玉裁校勘学研究[D]. 薛惠媛.山东大学 2007
[10]《释名》声训性质新论[D]. 张瑞朋.华中科技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61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561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8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