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陵川县方言语音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7 07:37
  陵川县位于山西省晋城市东北部,其隶属的方言片区为晋语区上党片晋城小片。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陵川方言中的语音部分,即通过对陵川县境内12个乡镇方言代表点的语音调查,收集并积累能够全面展现陵川方言语音面貌的方言材料,以此来展现陵川县方言声韵调的语音特点。此外,还针对陵川方言中的部分语音现象,例如中古知庄章组声母的分合、入声字、日母字、Z变音及文白异读等展开描写和讨论,并尝试对陵川方言语音的历时演变做出一些解释。本文一共有五章:第一章的内容为陵川方言概说。这一章节以陵川县的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展开,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并总结概括了陵川县方言代表点的音系、声韵调特点和内部分区差异,此外简单介绍了本文的材料来源、调查对象的情况和选点情况。第二章的内容为陵川县方言中古知庄章组声母的演变。这一章首先描写了陵川县方言知庄章声母的读音情况,其次讨论并分析其演变类型、演变过程和演变原因,最后介绍了知庄章声母的新老派差异。第三章的内容为陵川县方言中古入声字的演变。本章描写了中古入声字在今陵川方言中的读音及分合情况,并且讨论分析了入声韵、入声调的演变过程。此外还描写了入声舒化及舒声促化现象,...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陵川县方言语音研究


陵川县方言调查点(地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方言Z变音的类型分布及历史流变[J]. 辛永芬,庄会彬.  中国语文. 2019(05)
[2]晋豫两省太行山沿麓方言入声调的演变[J]. 王利,王临惠.  汉语学报. 2016(03)
[3]豫北晋语声母的特点[J]. 支建刚.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4]晋东南晋语的泥母和来母[J]. 王利,刘芳.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5(03)
[5]开口影疑喻母在晋东南晋语中的读音类型及演变[J]. 王利.  语言科学. 2015(03)
[6]宕江摄阳声韵知庄章组字在晋语中的读音分合类型——兼谈晋语与官话的亲缘关系[J]. 安拴军.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7]晋东南晋语的入声韵[J]. 王利.  长治学院学报. 2015(01)
[8]晋豫两省太行山沿麓方言“儿”系字的演变[J]. 王利.  汉语学报. 2014(03)
[9]晋语山蟹两摄的不平行演变研究[J]. 王为民.  语言学论丛. 2014(01)
[10]晋东南晋语日系字的读音类型及其演变[J]. 王利,刘芳.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4(03)

博士论文
[1]山西方言声调研究[D]. 李晰.陕西师范大学 2014
[2]晋东南晋语语音研究[D]. 王利.山东大学 2008
[3]河北方言中的“X-儿”形式研究[D]. 李巧兰.山东大学 2007
[4]客赣方言历史层次研究[D]. 刘泽民.上海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山西陵川方言代词研究[D]. 刘柯佳.山西大学 2019
[2]晋城方言语音研究[D]. 张轶南.辽宁师范大学 2017
[3]近百年晋语方音研究综述[D]. 贺玉龄.吉林大学 2017
[4]晋东南地区陵川方言语气词研究[D]. 李芳.山东师范大学 2013
[5]陵川西河底话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差异研究[D]. 侯燕玲.辽宁师范大学 2011
[6]陵川方言的体貌系统[D]. 郝素伟.山西大学 2009
[7]陵川方言词汇研究[D]. 赵玉.山西师范大学 2009
[8]辉县方言入声研究[D]. 卓俊科.天津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74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574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4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