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词典应用与需求状况调查

发布时间:2017-05-11 16:17

  本文关键词: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词典应用与需求状况调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热已然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然而伴随学习汉语人数的急速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对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相关方面的严峻考验,赵金铭先生在《国际汉语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拓展》中指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相关因素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1这说明有些领域还相当薄弱,有些领域还是空白。赵文虽未提及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工具书的问题,但我们认为专用于对外汉语教育的纸质的,电子的工具书的研究也是我们关注不够的领域之一,而工具书的有效使用无疑是对外汉语教育及学习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这也是本文选题的意义所在。为了更好地了解外国留学生对汉语学习词典的使用和需求状况,本人以其为立足点,对80名外国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6名留学生进行访谈记录,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了分析,得出留学生对词典使用和需求的现状,以期能够引起与其相关的编纂者、出版者,以及词典使用者和对外汉语教师的注意,促使他们对汉语学习词典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从而为编纂出一本更符合外国留学生需求的汉语学习词典提供数据支撑。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进行说明,其次分析汉语学习词典的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留学生汉语学习词典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把纸质版汉语学习词典和电子版汉语学习词典进行对比,得出目前外国留学生普遍使用电子词典的原因,并表明电子版汉语学习词典会成为词典使用的发展趋势。第三章是对外国留学生对电子型汉语学习词典的使用和需求情况所做的调查。第四章是通过二、三章的调查结果,对与汉语学习词典相关的编纂者、出版者、词典使用者本身以及对外汉语教师提出建议。最后的结语部分对全文的调查分析进行了概括总结。
【关键词】:汉语学习词典 外国留学生 应用 需求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9
  • 1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应用价值9-10
  • 1.2 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研究现状10-13
  • 1.2.1 汉语学习词典的应用研究现状10-12
  • 1.2.1.1 纸质版汉语学习词典的应用研究现状10-12
  • 1.2.1.2 电子版汉语学习词典的应用研究现状12
  • 1.2.2 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设计13-17
  • 1.3.1 研究对象13-15
  • 1.3.2 论文拟采用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5-17
  • 1.3.2.1 研究思路15-16
  • 1.3.2.2 研究方法16-17
  • 2 留学生对外汉语学习词典使用情况调查17-26
  • 2.1 汉语学习词典概说17-18
  • 2.1.1 有关“汉语学习词典”概念的界定17
  • 2.1.2 汉语学习词典的分类17-18
  • 2.2 留学生汉语学习词典的使用现状18-22
  • 2.2.1 留学生所用汉语学习词典的基本信息18-20
  • 2.2.2 留学生对汉语学习词典的态度20-21
  • 2.2.3 汉语学习词典能否满足留学生的学习需求21-22
  • 2.3 留学生纸质词典和电子词典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22-24
  • 2.3.1 纸质词典和电子词典使用现状对比研究22-24
  • 2.3.2 留学生汉语学习词典的发展趋势24
  • 2.4 小结24-26
  • 3 留学生电子型汉语学习词典应用和需求情况调查26-38
  • 3.1 留学生电子词典应用情况调查27-30
  • 3.1.1 电子词典中收录的词语27-28
  • 3.1.2 电子词典中词语的搭配28-29
  • 3.1.3 电子词典中的例句应用29-30
  • 3.2 留学生电子词典需求情况调查30-36
  • 3.2.1 留学生对电子词典的语音需求30-32
  • 3.2.2 留学生对电子词典的词汇标注需求32-33
  • 3.2.3 留学生对电子词典的释义需求33-34
  • 3.2.4 留学生对电子词典的其他需求34-36
  • 3.3 小结36-38
  • 4 思考和建议38-46
  • 4.1 对外汉语电子型学习词典编纂的构想38-41
  • 4.2 留学生在词典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41-44
  • 4.3 对外汉语教师的建议44
  • 4.4 小结44-46
  • 5 结语46-48
  • 参考文献48-50
  • 附录50-57
  • 附录 150-56
  • 附录 256-57
  • 后记(含致谢)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秀;二十世纪英汉学习词典回眸[J];外语研究;2003年03期

2 朱惠芳;曾东京;;论五大英语学习词典中的不足及其对英汉学习词典的编纂启示[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3 敏行;;《汉、英学习词典对比研究》出版[J];辞书研究;2010年05期

4 张宏;;学习词典例证分类探微——以英语学习词典为例[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年01期

5 朱肖鼎;关于《学习词典叙》的一点说明[J];苏州大学学报;1985年01期

6 柳亚子;;《学习词典》叙[J];辞书研究;1985年04期

7 陈燕;;高阶英汉学习词典中的感情色彩标示问题与对策[J];大家;2011年17期

8 苏培成;汉语学习词典的特点及其编写——《应用汉语词典》评析[J];辞书研究;2003年04期

9 李明;;学习词典新秀的美中不足——略评《新时代英汉大词典》[J];辞书研究;2005年04期

10 杨文秀;;学习词典中的礼貌原则[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晏丽芝;;简评《新时代英汉大词典》[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章宜华;;学习词典的释义结构与释义方法初探——英、法、汉学习词典的对比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赵婕;;浅谈外向型学习词典的例证安排[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章宜华;;内向型普通词典与外向型学习词典的对比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红梅;;英汉学习词典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李爱华;章宜华;;翻译视角的内向型英汉学习词典研究——基于“使用者论”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思考[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7 章宜华;;浅析中观结构网络在学习词典中的效用——兼谈学习词典的基本结构体系及功能[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彩霞;;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中用法说明栏目设计初探[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喻梅;;论学习词典对词语搭配的处理[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春丽;;英国学习词典发展浅析[A];中国辞书论集1999[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金霞;商务研发首部“内向型”汉语学习词典[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2 采访人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渠竞帆;“牛津高阶”学习词典如何打造?[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

3 马镇兴;《成语学习词典》热销有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马镇兴;《成语学习词典》新增亮点[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宏;外向型学习词典配例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君;英汉学习词典中插图的处理[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2 李新;涉身认知视角下英汉学习词典中介词AT多义项处理的ERPs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3 李玉凤;基于构式语法的英汉学习词典中英语移动动词呈现模式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4 熊成;中动构式—使用者视角下的英汉学习词典释义[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5 朱虹;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用例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6 罗潮宁;外向型学习词典动词释义方式与释义语言结构对比[D];中山大学;2015年

7 司志慧;外向型单语学习词典中颜色词释义对比研究[D];鲁东大学;2016年

8 李曼;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词典应用与需求状况调查[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9 周海超;英汉学习词典插图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李涛;中观结构关系网络在学习词典中的构建与表述[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词典应用与需求状况调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7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57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e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