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理学视域下的两宋字说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2 03:34
  字说是一种以解释名字内涵为主的应用型文体。它脱胎于先秦冠礼中的字辞,发轫于陶渊明、刘禹锡的单篇创作,兴盛于宋代并被凝成一股创作风尚,进而影响到元、明、清三代。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入拓展,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字说文的文化生成;二、字说文的文化意蕴;三、字说文的文化功能。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分析字说文的文化生成。中唐时期开展的儒学复兴运动为宋代字说文的兴盛提供了思想来源,命字者援引儒家之道,通过阐释为受字者的个人修身指明方向,由此形成了以实用目的为主的创作动机。但这种创作动机主要围绕受字者的名字关系展开,这就固定了创作程式,使之成为一种以传播思想为主的有效载体,就此凸显了它的工具性质。因此,字说是一种以思想性与实用性为内核,通过阐释来为名字注入修身意义的应用型文体。与此同时,多样化的说理方式也丰富了它的生成过程。第二章主要分析字说文的文化意蕴。宋代理学的兴起为字说文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修身理论。理学家以中庸之道作为取字原则,融合了主敬涵养的理学思想,形成了以传播理学为主的字说文。宋代《易》学思潮蔚然成风,命字者在解《易》过程中往往将具有修身意义的卦象、爻辞融入到字说文的创...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1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字说文的文化生成
    第一节 字说文的生成背景
    第二节 字说文的创作动机
    第三节 字说文的文体特征
第二章 字说文的文化意蕴
    第一节 宋代字说文中的理学意蕴
    第二节 宋代字说文中的《易》学意蕴
    第三节 宋代字说文中的佛学意蕴
第三章 字说文的文化功能
    第一节 交流功能
    第二节 教化功能
    第三节 实录功能
结语
附录:宋代字说文总目
征引文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诗与训:戒子诗的文化功能与文学价值[J]. 曾礼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2]从字说创作看元代冠礼的传承与变迁——兼论儒家的成人观念[J]. 贺少雅.  文化遗产. 2016(05)
[3]宋代名字说的文体渊源[J]. 邓锡斌.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4]命篇与命体——兼论中国古代文体观念的发生[J]. 吴承学,李冠兰.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1)
[5]宋代字说考论[J]. 刘成国.  文学遗产. 2013(06)
[6]宋代的名字说与名字文化[J]. 张海鸥.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7]论“序题”——对中国古代一种文体批评形式的定名与考察[J]. 吴承学.  文艺理论研究. 2012(06)
[8]黄庭坚“字说”散文论[J]. 徐建平.  长江学术. 2010(01)
[9]宋代士人改字及其社会文化分析[J]. 刘欣,吕亚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10]父兄的叮咛——宋人“字说”解析[J]. 刘欣.  孔子研究. 2009(06)

博士论文
[1]序文研究[D]. 王玥琳.北京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宋代“名字说”研究[D]. 张晓婷.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序体研究[D]. 薛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本文编号:3601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601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9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