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共同语言关系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4 23:37
  数十年的全球化浪潮已经证明,文化对经济增长及其相关活动发挥了深刻且潜移默化的作用。全球各经济体之间通过开展贸易业已形成庞大复杂的经济关系网络;同时,世界经济及其相关活动又深度嵌入到包括语言关系在内的各类复杂网络之上。因此,现有研究基于社会网络角度,从经济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对国际经济网络的结构特征和演化趋势进行探究与解释便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鉴于此,本文基于以往研究,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角度来研究国际共同语言关系对国际服务贸易网络的影响。本文试图探索:全球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共同语言关系和国际服务贸易关系分别经历了怎样的演化?共同语言关系到底是如何影响全球服务贸易关系网络的结构与演化?如果部分经济体在国际共同语言关系网络中处于优势地位,这种优势对其开展服务贸易和发挥外部影响力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在验证了全球各经济体之间双边服务贸易和共同语言关系数据的可靠性后,本文从数理层面对两种关系网络进行了描述与构建。对两种关系网络的结构与演化分析之后,研究发现:整体上,全球服务贸易关系网络已经具有很高的密集度。绝大部分经济体的网络连接情况日益趋同,但在出强度、入强度及贸易网络关系强度这三个指标的的异...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共同语言关系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影响研究


世界语言系属分布图

官方语言,关系网络,世界


第3章各国共同语言关系与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和网络结构特征28数据来源:作者使用UCINET6.0依据Gravdata数据集、Geodist数据集提娶整合制成。图3.3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共同官方语言关系网络(2014年)从图3.3可得,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共同官方语言关系(COL)网络主要由英语、法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汉语等各类语言群落构成。由于各语言群落之间历史上发生过国际移民和殖民扩张,很大一部分国家或政治实体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官方语言,这使得一些国家可以同时融入两个或以上的语言群落。例如,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同时连接以英语和汉语为官方语言的群落;索马里由于规定索马里语、英语和阿拉伯语为官方或通用语言,同时连接这三种语言社群。另一部分国家因使用较为单一的官方语言且这种官方语言与其他语言亲缘关系较远而处于相对离散的语言社群。例如,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和波黑等4国组成的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语为官方语言的语言社群;韩国和朝鲜构成的朝鲜语社群等。此外,像日本、越南、波兰等25个国家或政治实体自成一体,分属孤立的语言群落。由于节点大小与该节点在网络中的中介中心度相关,因此很多虽然人口较少但语言关系丰富的样本可能更为显著。

口语,关系网络,居民,世界


第3章各国共同语言关系与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和网络结构特征29数据来源:作者使用UCINET6.0依据Gravdata数据集、Geodist数据集提娶整合制成。图3.4世界各国或地区超过9%的居民共同口语关系网络(2014年)进一步,将图3.4和图3.3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虽然共同官方语言关系网络与超过9%的居民共同口语关系网络语言(CSL)社群在整体上趋同性较强,但以超过9%的居民共同口语为连接标准的语言社群整体更加“泾渭分明”。例如,以色列的官方语言为希伯来语和英语,但同时处在英语、阿拉伯语、法语、阿拉伯语和俄语等社群之间,导致其在在居民共同口语关系网络中的中介地位非常突出;尽管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居民共同口语关系也并非完全以共同官方语言关系为基础建立。以非洲国家索马里为例,虽然其规定索马里语、英语和阿拉伯语同时为官方语言,但该国主要居民口语只是是索马里语,使用其他两种官方语言的人口比重并不高。因此在图3.3中索马里只是和吉布提发生超过9%的居民共同口语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TPP背景下世界高端制造业贸易格局演化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的社团分析[J]. 许和连,孙天阳.  国际贸易问题. 2015(08)
[2]吴语互通度与编辑距离之间的关系[J]. 王璐,张吉生.  语言研究. 2014(02)
[3]再中心化:文化帝国主义视角下全球媒介产品贸易网络研究——基于全球电影贸易的社会网络分析[J]. 李彪,潘佳宝.  国际新闻界. 2014(03)
[4]基于复杂网络的国际铁矿石贸易演变规律研究[J]. 郝晓晴,安海忠,陈玉蓉,高湘昀.  经济地理. 2013(01)
[5]全球原油贸易网络拓扑结构与演化特征识别[J]. 孙晓蕾,杨玉英,吴登生.  世界经济研究. 2012(09)
[6]国家文化距离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基于31个国家和地区贸易数据的引力模型分析[J]. 田晖,蒋辰春.  国际贸易问题. 2012(03)
[7]新制度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还是社会经济学?——兼谈中国新制度经济学未来的发展[J]. 卢周来.  管理世界. 2009(03)
[8]文化贸易在自由竞争与多样性保护下的发展博弈[J]. 李嘉珊.  国际贸易. 2008(12)
[9]国际贸易的文化解读[J]. 罗能生,洪联英.  求是学刊. 2006(06)



本文编号:3607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607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c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