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经律異相》異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5 12:26
  《经律異相》系南朝梁代僧人宝唱辑录而成的佛教类书,也是我国留存至今最早的类书,它从6世纪初之前传入中国的270多种佛经中摘编故事700余则,在文献学上价值重大,另外《经律異相》的社会覆盖面广,语言较为通俗,时间明确,篇幅较大,能购较全面地反映东汉至梁代丰富的语言言事实,是中古汉语研究比较理想的语料。本论文对《经律異相》中的異文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对汉语史,特别是对中古时期汉语的词彙学、训诂学、文字学现象做了新的探索,这也是学术界从语言学的角度第一次对佛教类书《经律異相》的異文进行的解析。本文探讨了《经律異相》異文的界定,異文研究的理论、方法及異文的研究现状、理论意義与宝践价值;梳理了宝唱的生平、著述及《经律異相》的编写背景、版本情况;分析了《经律異相》異文的类型和成因;阐述了《经律異相》異文在古籍整理研究方面的价值;从语言学的角度,论证了《经律異相》異文在语言学研究方面的价值;利用《经律異相》的異文考释了一些疑难字词,理清了個别俗字的演變轨迹,并指出了《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华字海》等大型语文工具书的一些阙失;最后从语言学的角度考释和梳理了26条《经律異相》的典型異文。本文...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择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的界定
    第三节 (?)生平及《经律(?)相》
第一章 《经律異相》異文的成因及其类型
    第一节 《经律異相》異文的成因
    第二节 《经律異相》異文的类型
第二章 《经律異相》異文与古籍整理研究
    第一节 《经律異相》異文与佛经校理
    第二节 《经律異相》異文与古籍考定
    第二节 《经律異相》異文与佛经辑佚
第三章 《经律異相》異文与语言学研究
    第一节 《经律異相》異文与词彙学研究
    第二节 《经律異相》異文与文字学研究
第四章 《经律異相》異文与辞书编纂研究
    第一节 《经律異相》異文与大型语文字典的修订
    第二节 《经律異相》異文与大型语文词典的编纂
第五章 《经律異相》異文释证
附录一:《續高僧传·释宝唱传》卷一(节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华林遍略》对中国古代类书编纂的影响[J]. 刘宝春.  图书情报工作. 2010(11)
[2]同源词研究与语文辞书编纂——以“了■”、“阑单”、“郎当”、“龙钟”、“潦倒”、“落拓”为例[J]. 董志翘.  语言研究. 2010(01)
[3]梁扬都庄严寺沙门释宝唱生平及著作考略[J]. 许云和.  宗教学研究. 2009(03)
[4]汉语史研究应重视敦煌佛教文献[J]. 董志翘.  社会科学战线. 2009(09)
[5]《经律异相》的校理与异文语料价值[J]. 董志翘,赵家栋,张春雷.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6]从词汇系统看中古汉语词义训释[J]. 曾良,蔡俊.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09(01)
[7]汉语疑难俗字重考若干例[J]. 郑贤章.  中国语文. 2007(06)
[8]汉语疑难俗字例释[J]. 郑贤章.  语言研究. 2006(04)
[9]论异文求义法[J]. 杨琳.  语言研究. 2006(03)
[10]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一二《生经》音义劄记[J]. 方一新.  古汉语研究. 2006(03)

博士论文
[1]玄应《众经音义》异文研究[D]. 耿铭.上海师范大学 2008
[2]支谦译经复音词研究[D]. 杨同军.四川大学 2006
[3]《佛本行集经》词汇研究[D]. 杨会永.浙江大学 2005
[4]三国支谦译经词汇研究[D]. 季琴.浙江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妙法莲华经》异文研究[D]. 易咸英.湖南师范大学 2009
[2]玄应《一切经音义》异文研究[D]. 姜良芝.浙江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08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608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b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