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说文解字注》關於《说文》字敘和部敘的发明

发布时间:2022-02-13 13:01
  本文對段玉裁發明《說文解字》的字敘和部敘條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通過綜合考察,檢驗段玉裁條例之正確與否。通過對《說文》收字較多的肉部、玉部及排列情況較複雜且收字數量較多的邑部部內列字次弟的詳細分析,以驗證《段注》字敘條例“以義之相引爲次”的正確性。全面分析《說文》540部每部間的系聯方式,以驗證《段注》部敘條例“以形之相近爲次”的正確性。通過分析考察,本文認爲段玉裁對《說文》部敘和字敘條例的歸納大體準確可從?诙斡癫谩耙義之相引爲次”的基礎上,結合《說文》成書之時代背景,筆者從《說文》部首有意設定爲540的特殊寓意、《說文》前的“童蒙識字課本”及《爾雅》《方言》等辭書的編排方式對《說文》的影響幾個角度推論發揮段玉裁對《說文》編排方式的認識,即全書遵循以義類聚的原則進行編排。繼而分析了《說文》按意義編排的原因,對比剖析了《說文》部首與後世字書部首之不同及優劣,以期對字典編排有所裨益。本文中間部分主要是詳細分析《段注》中的部敘和字敘術語,歸納《段注》中的部敘和字敘條例。對這些術語經過去除重複、區分異質、辨別臨近相似概念、理順上下位概念等步驟手段,對《段注》中術語的程式化進行了考察,結論認爲《段... 

【文章来源】:吉首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1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說及研究状况
    1.1 部敘和字敘的命名與界定
    1.2 歷代研究《說文》部敘和字敘概況
    1.3 段玉裁對《說文》部敘字敘的發明及後人對段玉裁研究的再研究
    1.4《說文》及《說文解字注》的版本
    1.5 字敘、部敘研究的意義
第二章《段注》以字敘和部敘發明《說文》編排體例略說
    第一節《說文》字敘“以義之相引爲次”探析
    第二節《說文》部敘“以形之相近爲次”探析
第三章基於東漢時代大背景對《說文》編排模式的認識
    第一節《說文》部首540 之數所承載的特定寓意
    第二節“據形系聯”爲其表,“以義類聚”爲其裏
    第三節《說文》按“以義類聚”編排原因分析
第四章《段注》字敘部敘術語及條例
    第一節字敘和部敘術語
    第二節對《段注》字敘部敘術語程式化的考察
    第三節《段注》中發明的《說文》字敘部敘條例
第五章 《段注》據字叙和部叙條例進行校勘、训诂的實踐
    第一節據字敘和部敘條例訂正舊次
    第二節據字敘和部敘規律增篆、刪篆、改篆
    第三節據字敘和部敘規律修改許慎關於字形的說解
    第四節據字敘和部敘條例修改釋義
    第五節據字敘和部敘規律疏證許書說解
第六章 《段注》据字叙部叙校勘《說文》的方法、價值、成就及缺憾
    第一節《段注》據字敘校勘《說文》的方法
    第二節《段注》據字敘校勘《說文》的價值、成就
    第三節《段注》據部敘和字敘校勘《說文》的缺憾及原因
結束語
致謝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學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
附錄:《段注》關於《說文》部敘字敘論述輯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原本《玉篇》残卷国内影印本述评[J]. 苏芃.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8(04)
[2]“据形系联”、“杂而不越”——《说文》部首间相互系联方式试析[J]. 陈平.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3(01)
[3]《玉篇》版本研究[J]. 陈建裕.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 1999(Z1)
[4]《说文》部分540辨疑——兼论《周易》对《说文》的影响[J]. 崔枢华.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 1991(01)
[5]顾野王《玉篇》对许慎《说文解字》的继承与发展[J]. 路广正.  文史哲. 1990(04)
[6]中国古代辞典学试论(上)[J]. 钱剑夫.  辞书研究. 1989(01)
[7]《说文》部首以音相次例[J]. 金小春.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02)

硕士论文
[1]《说文解字系传·部叙》研究[D]. 刘晓颖.河北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23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623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6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