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秘鲁学生习得汉语比较句的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9 19:13
  比较句是汉语的常用句式,也是许多外国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与秘鲁学生的交际过程中,笔者发现,他们使用汉语比较句时所出现的偏误率很高。本文搜集了秘鲁学生在运用汉语比较句时出现的偏误,借鉴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研究的成果,结合学生的母语(西班牙语)的知识以及学生、教师、教材等方面的因素,对偏误以及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并针对比较句的教学提出教学建议。本文主体部分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说明选题的意义、研究目的、调查的方法以及语料来源,并简要介绍汉语比较句的研究成果和偏误分析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对汉语和西班牙语的比较句式进行论述,说明这两种语言中比较句的对应情况。第三部分主要对搜集的语料进行归类。第四部分对偏误进行分析,归纳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第五部分主要对汉语比较句的教学提出建议。第六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主要是笔者通过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以及本文存在的不足。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及研究目的
        1.1.1 选题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2 汉语比较句研究概观
    1.3 偏误分析的相关理论
        1.3.1 对比分析理论
        1.3.2 偏误分析与中介语理论
    1.4 调查方法及语料来源
2. 汉西语言的比较句式及其对应情况
    2.1 汉语比较句
        2.1.1 概述
        2.1.2 差比句
        2.1.3 极比句
        2.1.4 等比句
        2.1.5 递比句
        2.1.6 限比句
    2.2 西班牙语的比较句
        2.2.1 差比句
        2.2.2 极比句
        2.2.3 等比句
        2.2.4 递比句
        2.2.5 限比句
    2.3 汉西比较句式的对应情况
3. 秘鲁学生学习汉语比较句的偏误类型
    3.1 句式杂糅
    3.2 词语误用
    3.3 成分多余
    3.4 成分错位
    3.5 成分残缺
4. 偏误分析
    4.1 汉语比较句结构的复杂性
    4.2 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
        4.2.1 母语负迁移
        4.2.2 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4.2.3 回避策略
        4.2.4 简化策略
    4.3 教学误导
        4.3.1 教材的编排
        4.3.2 教师的教学引导
5. 教学对策
    5.1 教师方面
        5.1.1 正确对待偏误
        5.1.2 通过汉语与西班牙语的对比来讲解汉语比较句
        5.1.3 通过相关的新旧知识的对比联系来讲解
        5.1.4 "分解式"教学和"整体性"教学相结合
    5.2 学习者方面
        5.2.1 具备积极主动地学习汉语的心态
        5.2.2 正确看待偏误
    5.3 教材方面
        5.3.1 教材的编排应该符合学习者的习得规律
        5.3.2 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6.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对策研究[J]. 吴莹.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2]关于对外汉语教材趣味性的几点认识[J]. 刘颂浩.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8(05)
[3]古汉语比较句研究述评[J]. 鲁小娟.  语文学刊. 2007(17)
[4]从类型学视野看汉语差比句偏误[J]. 赵金铭.  世界汉语教学. 2006(04)
[5]现代汉语比较句论略[J]. 车竞.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6]中介语理论与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偏误分析[J]. 杨文全,胡琳.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4(03)
[7]湖北大冶方言的比较句[J]. 汪国胜.  方言. 2000(03)
[8]论汉语中介语的研究[J]. 吕必松.  语言文字应用. 1993(02)
[9]中介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鲁健骥.  语言文字应用. 1993(01)
[10]西班牙语、汉语比较方式的对比[J]. 贾甫田.  世界汉语教学. 1987(03)



本文编号:3667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667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2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