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终于”类语气副词主观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2 20:13
  现代汉语中“终于”类语气副词“终于、终究、到底、毕竟”使用非常广泛,它们之间义项互释,用法接近,而且代表了典型和边缘词类的语气副词,表达了说话人的主观认识、评价等内容,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考察“终于”类语气副词的主观性和相应的主观化,有助于加深对这类词本质的认识。研究这两个相关问题有共时和历时两种思路,因此,探讨“终于”类语气副词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从历时层面考察“终于”类语气副词的主观化过程,从共时层面分析它们的主观性表现。绪论包括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考察“终于”类语气副词的主观化。首先考察了这类词主观化过程中命题功能向言谈功能的转变,即动词性短语向语气副词的演变过程。其次分析了这类词由客观向主观转变的主观化规律。20世纪50年代初期,“终于”经历了一个低主观性向高主观性转变的过程;之后,“终于”在大陆以主观性用法为主,在台湾以客观性为主。“终究”“到底”“毕竟”从客观意义到主观意义可以构建一个意义连续统,意义的演变反映了主观化过程。即动词义向副词义的变化过程。语气副词的主观化受句法位置和功能的影...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终于”类语气副词的主观化
    第一节 “终于”的主观化
        一、命题功能向言谈功能转变
        二、客观意义向主观意义转变
    第二节 “终究”的主观化
        一、命题功能向言谈功能转变
        二、客观意义向主观意义转变
    第三节 “到底”的主观化
        一、命题功能向言谈功能转变
        二、客观意义向主观意义转变
    第四节 “毕竟”的主观化
        一、命题功能向言谈功能转变
        二、客观意义向主观意义转变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终于”类语气副词的主观性
    第一节 “终于”的主观性表现
        一、“终于”的主语视角
        二、“终于”的主观称赞之情
        三、“终于”的时间性主观认知
    第二节 “终究”的主观性表现
        一、“终究”的言者视角
        二、“终究”的乐观情感
        三、“终究”的主观认知-指向时间结点的焦点
    第三节 “到底”的主观性表现
        一、从词典释义看层次
        二、层次间的主观性表现
    第四节 “毕竟”的主观性表现
        一、副词“毕竟”的言者视角
        二、副词“毕竟”主观推理认知
    第五节 “终于”类语气副词的交互主观性
        一、“终究”的交互主观性
        二、“到底”的交互主观性
        三、“毕竟”的交互主观性
        四、交互主观性特征及动因
第三章 “终于”类语气副词主观化机制及主观性差异
    第一节 主观化机制
        一、句法结构的重新分析
        二、语义虚化
        三、隐喻机制
        四、类推机制
    第二节 主观性差异
        一、自然语序与特异语序
        二、主观性标记
        三、言者主语和句子主语
        四、结果的可否定与不可否定性
        五、自由形式与粘着形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6691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6691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5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