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语二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策略研究及模型构建

发布时间:2022-10-15 18:58
  隐喻的本质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不是基于客观相似性,而是源于经验相似性,是将一个概念域(原始域)的图式结构投射到另一个概念域(目的域)之上,从而使我们能够通过前者来理解后者的一种认知方式。隐喻具有不同的类别,可以分为基本隐喻和复杂隐喻。基本隐喻的来源是直接身体经验,复杂隐喻由基本隐喻构成,同时包含了文化传统、价值观、信仰等因素,形成过程较为复杂。本研究主要着眼于汉语二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策略使用情况,归纳总结汉语二语学习者隐喻理解过程中使用的策略类型。从隐喻类别和学习者母语文化背景出发,考察隐喻类别和学习者母语文化背景对隐喻理解正确率、策略使用次数、策略使用正确率的影响。研究从汉语二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策略使用情况入手,通过分析策略使用情况,尝试构建隐喻理解过程模型。本研究采用有声思维法,23位汉语二语学习者进行了隐喻理解有声思维法报告,其中10位是泰语母语者,13位是马来语母语者。随后将所有报告数据进行转写,在质性分析的基础上,使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有声思维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汉语二语学习者主要使用了9种隐喻理解策略,包括:字面解释、语法分析、随意猜测、词...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隐喻、隐喻类别、隐喻理解
        1.1.1 隐喻定义及隐喻类别
        1.1.2 隐喻理解机制及隐喻理解模型
    1.2 隐喻理解相关研究方法
    1.3 隐喻理解策略与二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策略研究
        1.3.1 理解策略、隐喻理解、隐喻理解策略
        1.3.2 第二语言学习者隐喻理解策略研究
    1.4 研究问题
2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语料
        2.2.1 语料来源
        2.2.2 语料选择
        2.2.3 语料评定
    2.3 研究方法
    2.4 分析指标
        2.4.1 策略归类
        2.4.2 策略使用正确率
        2.4.3 策略使用频率
        2.4.4 策略共现
3 研究结果与数据分析
    3.1 隐喻理解策略类型
    3.2 整体的正确率和频率
    3.3 不同隐喻类别的正确率与使用次数
        3.3.1 不同隐喻类别隐喻理解的正确率
        3.3.2 不同隐喻类别策略使用次数和策略使用正确率
    3.4 不同母语组的正确率与使用次数
        3.4.1 不同母语组隐喻理解的正确率
        3.4.2 不同母语组策略使用次数和策略使用正确率
    3.5 隐喻理解策略使用种类与策略共现
        3.5.1 隐喻理解策略使用种类
        3.5.2 策略共现的典型例子
4 讨论
    4.1 汉语二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策略使用情况
    4.2 隐喻类别和母语文化因素对隐喻理解策略的影响
        4.2.1 不同隐喻类别的影响
        4.2.2 母语文化因素的影响
    4.3 汉语二语学习者隐喻理解模型构建
        4.3.1 现有隐喻理解模型的符合度
        4.3.2 汉语二语学习者“整体型”隐喻理解模型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目标词语汉字熟悉性评定
    2.隐喻理解策略有声思维测试句
    3.有声思维测试A卷、B卷
    4.九种策略相关例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具身认知视域下汉语隐喻性话语的工作模型[J]. 文旭,华鸿燕.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8(04)
[2]熟悉度对汉语隐喻性歇后语理解的影响[J]. 宋妩英,董建梅.  汉字文化. 2018(19)
[3]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对隐喻生成的影响[J]. 魏耀章.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01)
[4]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隐喻理解策略研究[J]. 徐知媛,赵鸣.  现代外语. 2014(03)
[5]习语类型和二语水平对习语理解策略使用的影响[J]. 吴旭东.  现代外语. 2014(01)
[6]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及理解模型建构[J]. 徐知媛,王小潞.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01)
[7]概念隐喻对并列中英双语者隐喻表达理解的效应研究[J]. 周榕,徐丽欣.  现代外语. 2012(03)
[8]汉语隐喻理解时程的ERPs研究[J]. 吴念阳,陈俊卿,居银,白洁,马子凤.  心理科学. 2012(04)
[9]心理类型在中国学生英语习语理解中的作用[J]. 张雷,俞理明.  现代外语. 2011(02)
[10]汉、英双语者句子理解策略的迁移[J]. 蔡振光,董燕萍.  现代外语. 2007(03)

博士论文
[1]汉语隐喻具身认知加工神经机制的ERP研究[D]. 范琪.南京师范大学 2014
[2]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研究[D]. 徐知媛.浙江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研究[D]. 马艳.西北师范大学 2016
[2]英语水平对隐喻理解能力及策略影响的实证研究[D]. 张坤.中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91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691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1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