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语“集/融”类构式的特点、功能及成因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5 15:05
  集成类构式和融合类构式在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但研究成果不多,尚存许多薄弱环节,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针对这些不足进行更为详细的描写、分析和解释,试图在典型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考察当代两者的搭配对象、语义表达、构式功能、固化过程以及机制动因。并试图在总结提出上位构式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较为成熟的集成/融合构式网络,预期在该网络体系下,对下位构式展开分类讨论,并对比下位构式间句法功能、语义表达、固化过程及认知模式的异同。本文将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出发,综合运用认知语法、功能语法、构式化等相关语言学理论,对集成类、融合类构式进行全面探讨。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由来、研究现状及问题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并简要说明语料来源及相关符号。第一章主要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集成类构式的典型形式“集X于一身”构式进行详尽的描写与解释,具体讨论了其搭配对象的类型特征、语义表达与构式功能、构式来源与固化过程以及构式对隐喻机制的选择。第二章主要探究了融合类构式的典型形式“融X为一体”,其为兼语结构,虚化的文言动词“为”与“一体”组成的类固定短语“为一体...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零 绪论
    0.1 选题的由来
    0.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0.2.1“集X于一身”相关研究
        0.2.2“融X为一体”相关研究
        0.2.3 现有研究的主要问题及本文可能的创新突破
    0.3 本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0.3.1 研究思路
        0.3.2 主要内容
    0.4 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及相关符号
        0.4.1 研究方法
        0.4.2 语料来源
第1章“集X于一身”构式的特征与作用
    1.1 集成对象的类型特征
        1.1.1“X”的构造分类
        1.1.2“X”的语义特征
    1.2 语义表达与构式功能
        1.2.1 构式的语义类型
        1.2.2 构式义及其功能
    1.3 整合方式与隐喻机制
        1.3.1 逻辑范畴的切分
        1.3.2 隐喻模式的选择
    1.4 本章小结
第2章“融X为一体”构式的特点与功用
    2.1 结构形式与分布情况
        2.1.1 构式的句法结构
        2.1.2 构式的基本分布
    2.2 融合对象的类型特征
        2.2.1“X”的结构分类
        2.2.2“X”的语义特征
    2.3 表达效果与异同对比
        2.3.1 语义和语用
        2.3.2 构式义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集式”与“融式”的异同与关系比较
    3.1 结构形式与分布情况
        3.1.1 句法结构
        3.1.2 基本分布
    3.2 表达效果与成因分析
        3.2.1 构式表达
        3.2.2 异同成因
    3.3 构式义与结构互动
        3.3.1 构式意义
        3.3.2 结构互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构式来源与演化过程
    4.1 集成义构式的演化
        4.1.1 构件的共现
        4.1.2 结构的选择
        4.1.3 构式化过程
    4.2 构式来源与固化过程
        4.2.1 构件的源起
        4.2.2 结构的选择
        4.2.3 构式化过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
    5.1 本文的主要观点
    5.2 可能的创新点
    5.3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古时期“V为”结构中动词“V”的类[J]. 尉春艳,何青霞.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6(02)
[2]汉语句式及相关问题[J]. 宗守云.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5(05)
[3]构式压制现象分析的语言学价值[J]. 施春宏.  当代修辞学. 2015(02)
[4]非框架流行构式“X那些/点事”研究[J]. 张谊生.  当代修辞学. 2015(02)
[5]“被XX”构式化的动因与机制[J]. 许彩云.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3)
[6]《论语》单音动词“为”的配价研究[J]. 符劲.  文教资料. 2014(11)
[7]“招聘”和“求职”:构式压制中双向互动的合力机制[J]. 施春宏.  当代修辞学. 2014(02)
[8]汉语SVO构式身体部位名词语义的认知动因[J]. 牛保.  现代外语. 2014(02)
[9]西方构式语法理论的起源和发展[J]. 陈满华,贾莹.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10]主观归因构式及其修辞动因[J]. 李宗宏.  当代修辞学. 2013(02)

博士论文
[1]介词“于”的演化模式与动因及其多样性后果[D]. 王明洲.上海师范大学 2014
[2]基于突显观的构式研究[D]. 李文浩.上海师范大学 2011
[3]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D]. 朱晓军.华东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汉语“V双+于+NP”格式及其变异考察[D]. 范宁.上海师范大学 2012
[2]“V+于+NP”结构研究[D]. 赵静.辽宁大学 2011
[3]构式的形成与特点[D]. 刘淼.上海师范大学 2010
[4]“于”及其“V/A于X”的发展与演化[D]. 谢雯瑾.上海师范大学 2008
[5]“X于”结构的多角度考察[D]. 龚娜.湖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702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702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8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