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邯郸方言正反问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14:10

  本文关键词:邯郸方言正反问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从共时和历时层面、类型学和历史语言学角度对邯郸地区的正反问句进行了描写、研究。第一章绪论部分共三节,第一节介绍了邯郸地区的基本概况,这其中包括历史概况和方言概况,第二节介绍了目前学界对正反问句的研究情况,这一内容分两部分来进行说明:一是共同语中正反问句的研究情况,二是方言中正反问句的研究情况。第三节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邯郸地区的正反问句,从共时的角度对邯郸方言的正反问句进行了描写,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将整个邯郸地区分为五个方言小片,由西向东分别是涉县片、武魏片、邯郸片、邱馆片、大名片,然后对各片的正反问句按照否定词的不同分类进行描写,其中涉县片、武魏片、邱馆片、大名片的正反问句可分为“不”系正反问句和“没有”系正反问句,邯郸片只有一个“不”系正反问句。本章最后的小结对邯郸地区正反问句的整体面貌进行了总结。在第三章句式分析中,我们对邯郸地区正反问句中比较有特点的句式结构进行了分析,第一节分别对邯郸片、涉县片、邱馆片、大名片“不”系正反问句进行了分析,本节最后说明了“不”系正反问句在邯郸地区的分布所体现的过渡性特点。第二节对“没有”系正反问句的否定词“没有”进行了分析。第三节对邯郸地区的“VP不VP”正反问句进行了分析,首先说明了“VP不VP”和“VP不”在邯郸地区尤其是邯郸片方言中的异同,其后分析了“VP不VP”在邯郸方言中的使用状况。第四章是邯郸片正反问句“不”的分析。第一节对邯郸片正反问句的“不”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第二节是邯郸片方言正反问句中“不”的语法化问题研究,分三方面说明,首先对学者们关于中古汉语正反问句中“不”的性质讨论进行了思考,其次对汉语方言中“VP-neg”中的否定词进行了讨论,最后我们从语义和语音两方面证明了邯郸片正反问句中的“不”已经发生了语法化。第三节是我们对邯郸片正反问句中的“不”的相关问题的思考,共有三个方面:一是我们对邯郸片的“不”的语法化程度进行了思考,二是我们对邯郸片方言为什么没有“吗”字类是非问句的原因进行了思考,三是我们对邯郸片正反问句中“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思考。第五章是结语。
【关键词】:邯郸方言 正反问句 语法化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7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9
  • 第一节 邯郸地区概况9-10
  • 一、历史概况9
  • 二、方言概况9-10
  • 第二节 正反问句研究概况10-17
  • 一、共同语中正反问句研究10-12
  • 二、方言中正反问句研究12-17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7-19
  • 一、研究内容17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17-19
  • 第二章 邯郸地区的正反问句19-37
  • 第一节 涉县片正反问句21-25
  • 一、“不”系正反问句21-23
  • 二、“没有”系正反问句23-25
  • 第二节 武魏片正反问句25-29
  • 一、“不”系正反问句25-27
  • 二、“没有”系正反问句27-29
  • 第三节 邯郸片正反问句29-32
  • 一、VP不29-30
  • 二、VP不VP30-31
  • 三、VP+了/来/过+不31
  • 四、VP嘞不31-32
  • 五、VP的嘞不32
  • 第四节 邱馆片正反问句32-34
  • 一、“不”系正反问32-33
  • 二、“没有”系正反问句33-34
  • 第五节 大名片正反问句34-36
  • 一、“不”系正反问句34-35
  • 二、“没有”系正反问句35-36
  • 小结36-37
  • 第三章 句式分析37-57
  • 第一节 邯郸地区以“不”结尾的正反问句37-51
  • 一、邯郸片“不”系正反问句分析37-44
  • 二、涉县片“不”系正反问句分析44-46
  • 三、邱馆片“不”系正反问句分析46-49
  • 四、大名片“不”系正反问句分析49-50
  • 五、邯郸地区“不”系正反问句体现的过渡性特点50-51
  • 第二节“没有”和“没”的使用与语气词的关系51-52
  • 第三节 邯郸地区“VP不VP”分析52-57
  • 一、“VP不VP”与“VP不”的区别52-53
  • 二、“VP不VP”正反问句在邯郸地区的分析53-57
  • 第四章 邯郸片正反问句“不”的分析57-73
  • 第一节 邯郸片正反问句中的“不”57-60
  • 第二节 邯郸片方言中“不”的语法化问题60-70
  • 一、古汉语正反问句中“不”的性质的讨论60-62
  • 二、汉语方言中“VP-neg”性质的讨论62-68
  • 三、邯郸片正反问句中“不”的语法化68-70
  • 第三节 邯郸片“不”的相关问题思考70-73
  • 一、“不”的语法化程度71
  • 二、邯郸片方言没有“吗”字类是非问句的原因71
  • 三、正反问句中“不”的发展趋势问题71-73
  • 第五章 结语73-74
  • 参考文献74-79
  • 后记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雷!100083;谈反问句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03期

2 刘娅琼;试析反问句的附加义[J];修辞学习;2004年03期

3 朱俊雄;反问句的否定指向[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肖治野;;从“怎么”反问句看反问句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刘瑛;;正反问反问句的句法条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殷树林;;也谈“还不是X”反问句?[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刘汉民;;反问句逻辑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期

8 刘娅琼;;反问句研究概述[J];社会科学家;2007年S2期

9 胡德明;;“就”与反问句关联的理据[J];汉语学报;2008年04期

10 胡德明;;反问句中副词“还”的意义类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反问句的功能和语用分析[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冯爱妮;;陈述句改反问句的尝试[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水海;辨析病句的十八般技巧[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2 范庆元;瞄准标志词 辨病快又准[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3 王一民;学习新《标点符号用法》应注意的地方[N];语言文字周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娅琼;汉语会话中的否定反问句和特指反问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于天昱;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李美妍;先秦两汉特指式反问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殷树林;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琴;“X不X”正反问句生成、演化与语用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6 陈静;《史记》问句系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天昱;典型有标记反问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菊平;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雯宇;“怎么”型反问句的认知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4 成心漪;反问句的否定与反问度[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5 章梦;反问句的结构、语用类型及其教材编排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梁冠华;现代汉语有标记反问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7 肖扬;汉语反问句习得研究及教学建议[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8 陈林丽;泰国学生汉语反问句习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新;对外汉语反问句教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10 王再超;邯郸方言正反问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邯郸方言正反问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8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78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3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