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朱熹训诂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17 19:32
  本文以朱熹的《诗集传》、《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和《周易本义》为主要研究材料,综合运用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校勘学等学科的理论,深入探讨了朱熹的训诂原则和训诂方法,总结了朱熹的训诂成就与不足。论文内容涵盖了朱熹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和校勘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全面阐发了朱熹的训诂思想。全文分七个部分进行论述: 绪论部分对朱熹的生平与著作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同时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从总体上概括了朱熹的训诂原则,这些原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朱熹对待训诂的态度,几乎贯穿于朱熹的整个训诂过程中。 第二章以朱熹对古籍语音的训释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朱熹的叶音说,对叶音说在研究宋代实际语音方面的应用价值予以了充分认识,同时总结了朱熹在语音训释中所体现出的训诂思想。 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以朱熹对古籍词汇的训释为研究对象,系统地阐述了朱熹训释词语的方法以及在词语训释中体现出的训诂思想,指出朱熹将宋代金石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到训诂学领域是针对传统训诂方法的一大突破。该章还就朱熹在词语训释方面的创获与不足做了个案分析,对导致失误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文章页数】:2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朱熹的生平及著作简介
        一、朱熹的生平简介
        二、朱熹的著作简介
    第二节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朱熹某部著作的训诂的研究
        二、针对朱熹训诂中某一具体内容的研究
        三、朱熹的训诂著作与其他著作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本选题的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朱熹训诂的原则
    第一节 重视旧注,博采群说的原则
        一、重视旧注
        二、博采群说
    第二节 实事求是,阙疑处不强作解的原则
        一、关于语音
        二、关于词义
        三、关于句意
        四、关于篇章与经传大意
        五、关于名物礼制
    第三节 不墨守成说,自创新解的原则
        一、关于朱熹训诂著作的指导思想
        二、朱熹对注释语言的简化
        三、朱熹对《诗序》的态度
    第四节 结合文化,以文化通训诂的原则
        一、叙事考史
        二、解释天文地理
        三、解释各种制度
第二章 朱熹对古籍语音的研究
    第一节 朱熹注音的方法
        一、直音法
        二、比况法
        三、反切法
        四、别四声法与标如字法
        五、叶音法
    第二节 关于朱熹的叶音说
        一、关于叶音说的评价
        二、叶音说在音韵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第三节 朱熹在语音训释中所体现出的训诂思想
        一、对音转现象的认识
        二、对古音、古韵的朦胧认识
        三、以方言证古的思想
第三章 朱熹对古籍词汇的研究
    第一节 朱熹解释不同词类的方式
        一、解释名词
        二、解释动词
        三、解释形容词
    第二节 朱熹解释词语的方法
        一、形训
        二、声训
        三、义训
    第三节 朱熹在词语训释方面的创获与不足
        一、朱熹在词语训释方面的创获
        二、朱熹在词语训释方面的不足
    第四节 朱熹在词语训释中所体现出的训诂思想
        一、区分词义的两种状态
        二、揭示词语的受义之由
        三、对多义词、同音词和同形词现象的区分
第四章 朱熹对古籍语法的研究
    第一节 朱熹对语法现象的解释
        一、关于词类活用
        二、关于四声别义
        三、关于语法结构
        四、关于被动句
    第二节 朱熹对句读的分析
        一、征引文献分析句读
        二、根据上下文意分析句读
        三、根据语法关系分析句读
    第三节 朱熹对虚词的研究
        一、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
        二、对虚词的分类训释
        三、对前人误释为实词的虚词的纠正
        四、对某些虚词的考证
第五章 朱熹对古籍修辞的研究
    第一节 朱熹对修辞表达方式的说明
        一、互文
        二、省文
        三、重言
        四、谦辞
        五、关于协韵
    第二节 朱熹对《诗经》赋、比、兴的研究
        一、朱熹对赋、比、兴的定义
        二、《诗集传》标注赋、比、兴的具体情况
        三、对《诗经》赋、比、兴兼用现象的分析
    第三节 朱熹对《楚辞》赋、比、兴的研究
        一、对《楚辞》赋、比、兴独用现象的分析
        二、对《楚辞》赋、比、兴兼用现象的分析
第六章 朱熹对古籍的校勘
    第一节 朱熹校勘古籍的内容
        一、校脱文
        二、校衍文
        三、校倒文
        四、校讹文
        五、校异文
    第二节 朱熹校勘古籍的方法
        一、对校法
        二、本校法
        三、他校法
        四、理校法
        五、几种校勘方法的综合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931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931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9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