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侗族琵琶歌四音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1 09:01

  本文关键词:侗族琵琶歌四音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侗族琵琶歌是侗族一种重要的诗歌音乐形态,是侗族文化长河里的一朵绚烂奇葩。琵琶歌中有大量的四音结构,四音格的运用使琵琶歌节律更为严谨。本文以“三宝侗族古典琵琶歌”为研究蓝本,运用文献法、统计法、描写和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侗语四音格的语音、语法、语义进行系统的分析描写。与《诗经》四音格的比较,可揭示二者共性和个性。文章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简述研究的对象、意义。分别介绍汉语四字格、侗语四音格及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四音格研究的概况,说明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认为对侗族琵琶歌四音格的分析描写有助于深化语言类型学的研究。第二章侗族琵琶歌四音格的语音结构分析。首先区分侗族琵琶歌的四音语段和四音格,在此基础上才能准确判断哪些四音结构属于四音格。其次对收集到的四音格语料考察它的音节形式和声调形式。第三章侗族琵琶歌四音格的语法特点。从语法角度分析侗族琵琶歌四音格的构成方式、词类特点和句法功能。在构成方式上,侗族琵琶歌四音格有联绵式、复合式和重叠式等。从词类上看,可分为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和副词性的四音格。在语法功能上,四音格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语法成分。第四章侗族琵琶歌四音格的语义特点。从语义的角度分析侗族琵琶歌四音格的语义层次、语义关系、语义内容及其表义特征。从整体和成分、成分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探讨其语义关系。表义特征上,可表形象、增量等意义。第五章琵琶歌四音格与《诗经》四音格比较。比较侗族琵琶歌四音格和《诗经》四音格的共性和个性。发现二者的共性主要体现在语音形式、语义搭配关系和结构对称关系上;个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模式和韵律特征上。共性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类型学上的相似性;个性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语言系统内部的差异和历史因素的影响。第六章总结。总结前文;指出文章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侗语 琵琶歌 四音格 《诗经》 类型学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27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第一章 绪论10-22
  • 1.1 研究的对象、意义10-11
  • 1.1.1 研究的对象10
  • 1.1.2 研究的意义10-11
  • 1.2 四音格研究综述11-20
  • 1.2.1 汉语四字格研究概况12-13
  • 1.2.2 侗语四音格研究概况13-14
  • 1.2.3 汉藏语其他民族语言四音格研究14-20
  • 1.3 研究的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20-22
  • 1.3.1 研究的语料来源20-21
  • 1.3.2 研究方法21-22
  • 第二章 侗族琵琶歌四音格的语音结构22-41
  • 2.1 琵琶歌四音语段与四音格22-26
  • 2.1.1 琵琶歌的句式结构22
  • 2.1.2 琵琶歌句式结构中的四音语段22-25
  • 2.1.3 琵琶歌四音格25-26
  • 2.2 琵琶歌四音格的音节类型26-35
  • 2.2.1 ABCD型27-31
  • 2.2.2 ABCC型31-32
  • 2.2.3 AABC型32-33
  • 2.2.4 ABAC型33-34
  • 2.2.5 ABCA型34-35
  • 2.2.6 其他35
  • 2.3 琵琶歌四音格的声调形式35-41
  • 2.3.1 1、3 音节同调,,2、4 音节异调36
  • 2.3.2 2、4 音节同调,1、3 音节异调36-37
  • 2.3.3 1、3 音节同调,2、4 音节也同调37
  • 2.3.4 1、2、3 音节同调37-38
  • 2.3.5 1、3、4 音节同调38
  • 2.3.6 1、2、4 音节同调38-39
  • 2.3.7 2、3、4 音节同调39
  • 2.3.8 4 个音节全部同调39
  • 2.3.9 4 个音节全部异调39-41
  • 第三章 侗族琵琶歌四音格的语法特点41-50
  • 3.1 构词方式41-44
  • 3.1.1 联绵式41
  • 3.1.2 复合式41-43
  • 3.1.3 重叠式43-44
  • 3.2 词类特点44-46
  • 3.2.1 名词性的四音格44-45
  • 3.2.2 动词性的四音格45
  • 3.2.3 形容词性的四音格45-46
  • 3.2.4 副词性的四音格46
  • 3.3 句法功能46-50
  • 3.3.1 在句中充当主语46-47
  • 3.3.2 在句中充当谓语47
  • 3.3.3 在句中充当宾语47-48
  • 3.3.4 在句中充当定语48
  • 3.3.5 在句中充当状语48
  • 3.3.6 在句中充当补语48-50
  • 第四章 侗族琵琶歌四音格的语义特点50-60
  • 4.1 语义层次50-53
  • 4.1.1 整体结构的四音格50
  • 4.1.2 单层结构的四音格50-51
  • 4.1.3 双层结构的四音格51-52
  • 4.1.4 多层结构的四音格52-53
  • 4.2 语义关系53-55
  • 4.2.1 整体意义与成分意义之间的关系53-54
  • 4.2.2 成分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54-55
  • 4.3 语义内容55-59
  • 4.3.1 称谓类55-56
  • 4.3.2 生活习俗56
  • 4.3.3 生活环境56-57
  • 4.3.4 性格情态57
  • 4.3.5 劳作57-58
  • 4.3.6 与“话语”有关58-59
  • 4.4 表义特征59-60
  • 4.4.1 表示形象意义59
  • 4.4.2 表示增量意义59-60
  • 第五章 琵琶歌四音格与《诗经》四音格比较60-70
  • 5.1 琵琶歌四音格与《诗经》四音格的共性60-65
  • 5.1.1 语音形式60-62
  • 5.1.2 语义结构关系的共性62-64
  • 5.1.3 语法特征共性64-65
  • 5.2 琵琶歌四音格与汉语四字格共性形成的原因65-66
  • 5.2.1 类型学上的相似65-66
  • 5.2.2 二者都是诗歌66
  • 5.3 琵琶歌四音格与汉语四音格的差异性66-68
  • 5.3.1 结构模式的差异性66-68
  • 5.3.2 韵律特征的差异性68
  • 5.4 琵琶歌四音格与《诗经》四字格差异性分析68-70
  • 5.4.1 语言系统内部的差异68-69
  • 5.4.2 历史因素69-70
  • 第六章 结语70-72
  • 参考文献72-74
  • 致谢74-75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75-76
  • 附录76-99
  • 附录一 侗语音系76-77
  • 附录二 侗族琵琶歌四音格词表77-9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修堂;;试论侗族琵琶歌中的及物性系统——尚重侗族琵琶歌(歌词)语篇功能分析(之二)[J];凯里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石修堂;姚瑛;李毅;;试论侗族琵琶歌中比喻的运用——尚重侗族琵琶歌(歌词)语篇功能分析(之一)[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张贵华;;论侗族琵琶歌的社会功能及其审美文化特征[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5期

4 潘笛韵;;侗族琵琶歌[J];音乐时空;2012年12期

5 吴永勋;;浅谈侗族琵琶歌[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6 吴国春;晚寨侗族琵琶歌[J];当代贵州;1999年04期

7 何家国;;侗族琵琶歌生存现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J];音乐大观;2012年08期

8 吴柳义;;晚寨侗族琵琶歌探析[J];通俗歌曲;2013年05期

9 吴国春;晚寨侗族琵琶歌[J];中国民族博览;1999年02期

10 石修堂;;论民歌语篇中主位的识别——以尚重侗族琵琶歌为例[J];商洛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唐光新 吴金秀;从江侗族琵琶歌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N];贵州民族报;2010年

2 岭云;侗族琵琶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N];西部时报;2008年

3 榕江县文化馆 欧安祝;榕江侗族琵琶歌的艺术特色[N];贵州民族报;2011年

4 薛文娟 陆锦宏;琵琶弦上的音乐人生[N];中国文化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石燕平;侗族琵琶歌四音格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6年

2 石修堂;尚重侗族琵琶歌(歌词)语篇功能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秋菊;车江侗族琵琶歌艺术特征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4年

4 罗卉;侗族琵琶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刘海涛;侗族琵琶歌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6 吴臣霞;侗族琵琶歌的韵律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侗族琵琶歌四音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2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412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c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