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语假空缺句和包含先行语删除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7 13:08

  本文关键词:汉语假空缺句和包含先行语删除结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假空缺句和包含先行语删除结构是与谓语省略有关的两种特殊结构,它们对句法理论产生一定的挑战。长久以来,无数学者关注这两种结构,然而大多数的研究都偏向印欧语族,尤其是英语;而汉语的假空缺句和包含先行语删除结构却很少有人关注。甚至到现在为止,汉语中是否存在假空缺句仍然尚无定论。本文试图从焦点的角度探讨这两种特殊的句法结构,确定假空缺句和包含先行语删除结构在汉语中的存在性及生成方法,并探寻两者之间的关系。文章提出并尝试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汉语中是否存在假空缺句和包含先行语删除结构?如果存在,这两种结构分别是如何生成的?(2)汉语假空缺句中有一个特殊的动词“是”。这个动词在句中起怎样的作用?它是否允准了汉语的假空缺句现象?(3)假空缺句和包含先行语删除结构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包含先行语删除结构是否是假空缺句的一种,并能与假空缺句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关于第一个问题,本文先总结出假空缺句和包含先行语删除结构的定义和特点,并找出汉语例句,确定了汉语中的确存在这两种结构。本文进一步将汉语的假空缺句和一些其他的省略结构进行了区分,证明了假空缺句作为一种独立的省略结构,存在于汉语中。对于包含先行语删除结构,本文支持黄正德的观点,认为汉语包含先行语删除结构中的空缺部分实质上是一个省略的动词短语,而不是空宾语。汉语假空缺句和包含先行语删除结构的生成过程是基于Gengel的焦点移位法,将这宾语提升到[Spec C2P]的位置。关于汉语假空缺句中的动词“是”,本文支持傅玉和徐烈炯的观点,确认了“是”作为助动词和焦点标记的功能。它类似于英语中的助动词支撑do-support,能够允准汉语的假空缺句。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省略,就是说,它作为一个助动词和焦点标记,更多的是功能性的作用,具有显性和隐性两种状态,这一点与英语假空缺句中的助动词有所不同。最后,关于假空缺句和包含先行语删除结构之间的关系,本文受到Lasnik观点的启发,认为包含先行语删除结构可以归为假空缺句的一种。而它们的生成,都可采用Gengel的焦点移位法来解决,将宾语都提升到[Spec C2P]的位置。虽然英汉两种语言中宾语最后的落脚点有细微的差别,但是两种语言运用的操作手段是一致的,都采用了焦点移位的方法。另外,文中也提供了一些实例证明。因此,本文认为,在英语和汉语中,包含先行语删除结构都可以归入假空缺句。本文对英语和汉语中的假空缺句和包含先行语删除结构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对照研究,这将对以后更深入地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假空缺句 包含先行语删除结构 焦点 焦点移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46.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Abbreviations12-13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3-17
  • 1.1 Preliminaries13-15
  • 1.2 Purposes and Research Questions15-16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6-17
  • Chapter 2 Previous Studies on Pseudogapping and ACD17-32
  • 2.1 Studies on Pseudogapping17-23
  • 2.1.1 Movement & Ellipsis Approach17-19
  • 2.1.2 Sideward Verb Movement Approach19-22
  • 2.1.3 Other Approaches22-23
  • 2.2 Studies on ACD23-28
  • 2.2.1 Quantifier Raising Approach23-24
  • 2.2.2 Extraposition Approach24-26
  • 2.2.3 Case Checking Approach26-28
  • 2.3 Theoretical Framework28-31
  • 2.4 Summary31-32
  • Chapter 3 License of Chinese Pseudogapping and ACD32-46
  • 3.1 Existence of Chinese Pseudogapping and ACD32-41
  • 3.1.1 Existence of Chinese Pseudogapping32-33
  • 3.1.2 Chinese Pseudogapping and Other Ellipsis Constructions33-37
  • 3.1.3 License of Chinese Pseudogapping37-40
  • 3.1.4 Pseudogapping in Chinese Minority Languages40-41
  • 3.2 Existence of Chinese ACD41-44
  • 3.3 Summary44-46
  • Chapter 4 Derivation and Relationship of Chinese Pseudogapping and ACD46-54
  • 4.1 Derivation of Chinese Pseudogapping and ACD46-49
  • 4.1.1 Derivation of Chinese Pseudogapping46-49
  • 4.1.2 Derivation of Chinese ACD49
  • 4.2 ACD as a Kind of Pseudogapping49-53
  • 4.2.1 English ACD as a Kind of Pseudogapping50-51
  • 4.2.2 Chinese ACD as a Kind of Pseudogapping51-53
  • 4.3 Summary53-54
  • Conclusion54-56
  • References56-59
  • Appendix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59-60
  • Appendix B 详细中文摘要60-64
  • Acknowledgements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峰;;陕北定边县城通行语的转用和方言接触[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吴佳;;对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零形回指的分析——以先行语为“我们”的零形回指为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吴春相;尹露;;当代青少年使用的日源流行语调查分析[J];当代修辞学;2011年06期

4 王军;;论回指语的概念重现[J];外语学刊;2008年03期

5 马兰英;姚灯镇;;间接回指中先行语和回指语的指称特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蒋平;影响先行语可及性的因素[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周继红;;花家行语[J];绿色大世界;1997年05期

8 郭元中;反身代词和先行语的关系问题[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9 中绳;“绿卡”浅说[J];读书;1996年03期

10 朱丽娟;王道阳;姚本先;;大学生流行语的心理学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花之行语[A];河南风景园林——学术论文集(第三期)[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平;零形回指的句法和语篇特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何洁;汉语儿童早期语法中的“自己”[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梦露;汉语假空缺句和包含先行语删除结构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2 高扬帆;社交网站中的英源流行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3 尹露;ACG时代背景下的青少年日源流行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乌恩夫;日源新词与日源流行语[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汉语假空缺句和包含先行语删除结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91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4291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4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